三位顶尖科学家荣获首届“绿碳杰出成就奖”

9月14~16日,“第二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ICGC 2025)”在青岛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联合主办,以“创新绿色低碳科技,赋能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生物制造、绿色能源化工、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先进生命周期评价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科学路径。来自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主管部门,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30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会。

QQ20250915-093026.png

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环节,备受瞩目的首届“绿碳杰出成就奖”颁奖典礼举行。该奖项由大会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绿碳(英文)》(Green Carbon)共同发起设立,旨在表彰在绿色低碳研究领域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科学家,激励全球科研工作者投身绿色碳科学的研究与创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该奖项评选严格遵循公平、公正、权威原则,历经全球专家提名、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终审委员会决议,确定获奖者名单。

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教授作为我国绿色化学与化学工程奠基人,率先建立“绿色碳科学”理论框架,提出以碳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全新跨学科学术范式,链接基础化学原理与产业应用,为碳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科学指引;在绿色生物制造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教授是中国生物化工领域的领军者,以创新驱动生物炼制行业变革,系统推动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体系建设与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在绿色能源材料领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教授是第三代光伏技术的开创者,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两次革新全球光伏技术,构建起从基础原理到工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9月14日,何鸣元教授、谭天伟教授、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教授分别带来三场主旨报告。大会同步设立“绿色生物制造”“绿色能源化工”“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先进生命周期评价”四个平行分会场,分别进行122场口头报告。

本届国际绿碳科学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绿色低碳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展示、思想碰撞与合作交流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教授表示,科技只有交流中启发启迪,凝定练重大发展方向、技术方向,齐心协力发展绿碳。


相关推荐

​金科环境首发“水萝卜AI智能体 ”,AI开辟工业节水增效新路径

9月16日,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5-09-18     中化新网

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国产化开发与应用通过技术鉴定

中化新网讯9月18日上午,大连松海石化检修工程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在大连举行SH010(25-22-2)和SH020(316Lmod)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新闻发.....

2025-09-18     中化新网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成果获陕西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25-09-18     陕西石化新闻

陕鼓动力荣膺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5年第三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长时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创新成果,荣获2025年“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2025-09-18     陕西石化新闻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

2025-09-18     中化新网

聚硫醚树脂镜片,为何比PC更舒适、清晰?

热固型树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凭借优异的应力释放能力,在保持镜片高透明度与耐冲击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因内应力引起的视觉干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

2025-09-18     绿色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