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成果丰硕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普陀区积极投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9月10日,在上海市“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详细介绍了该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政策服务等方面的亮眼成果。

据胡广杰介绍,普陀区坚持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引领,带动“一带一心一城”重点地区发展,积极加强与沿线“八市”的合作交流。通过打造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精心梳理,形成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目前,该区已汇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资源310项,技术攻关、产业联动等需求294项,跨区域合作195项。

“十四五”以来,普陀区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10.8%,高于上海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高于上海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90亿元。

胡广杰强调,普陀区将持续完善“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搭台”机制,深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通过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百大平台”联盟、设立“半马苏河”科创基金等有力举措,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生态。

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普陀区成效显著。

胡广杰介绍,作为普陀区重点企业,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同位素研发优势,联动苏州、南京、常州等城市打造产业集群,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同位素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

据了解,经过20余年的艰苦攻关,上海化工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建成产业化基地。该基地依托当地化工园区丰富的一氧化碳原料,成功实现了碳-13的规模化生产。上海化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雷雯指出:“这套工业装置不仅是国内首套碳-13生产线,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彻底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化工研究院合肥生产基地已于今年6月完成批量生产,目前正积极与国内多家试剂生产厂家洽谈合作,有望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普陀区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和平台搭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雷雯强调,在碳-13产业化过程中,普陀区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中山医院、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在研发阶段便与药监部门、医院终端对接,成功解决了从实验室科研到产品落地路径上的瓶颈。

普陀区党委副书记、区长赵亮介绍:“我们充分发挥普陀区大院大所的优势,支持他们建设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使其成为各自领域的‘链主’企业。”近期,普陀区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梳理了12个面向前沿科技、未来产业的重点项目,力争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相关推荐

天津经开区:增“绿”聚“能”全方位低碳转型

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天津经开区)近期传来捷报——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碳达峰试点名单,成为天津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这是继获评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后,天津经...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做好企业引导 维护良好生态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在政策层面,反内卷已明确上升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战略。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湛江经开区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园

9月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4年度省特色产业园名单,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省级特色产业园(绿色石化)评审,成为今年广东省唯一上榜的化工园区,这标志着园区发展迈入了全新阶段。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召开9月份月度工作例会

9月1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召开9月份月度工作例会,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园区9月份重点工作,确保三季度顺利收官,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新材料科技园有限公司、科技园各部门....

2025-09-08     中化新网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脱“灰”奔“绿” 转型有道

​绿色转型正成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以现代煤化工产业为支柱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下称宁东基地)在脱“灰”奔“绿”的转型实践中交上了一份充实答卷——通过全产业链减碳增绿、绿电园区协同发展、...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