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神木煤化工公司扎实落实陕煤集团“八个聚焦”工作要求和“四种经营理念”,聚力效益提升和转型发展两大任务,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布局,实现“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企业扭亏增盈取得阶段性成果,6、7月份均实现整体盈利。
“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该公司充分发挥2个国家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3个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三种间接液化技术对比、粉焦气化制氢等9份方案,编制PPC、聚乙烯醇等22份转型升级调研报告。积极开展兰炭优化运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专项对标,电石装置原料消耗、电耗得到精准把控,所属能源公司兰炭装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最低降至1.38t/t。
持续深耕“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取轻质化燃料工艺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成套工业化技术(FTH)”等,不断增强企业基础研究能力,强化高新技术转化应用能力,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特等奖”和“陕西石化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殊荣。截至目前,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4件,主持和参与制(修)订煤炭、化工相关领域标准32项,其中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10项、企业标准17项。
“人才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立以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决策领导层、相关部门为职能工作管理层、所属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为执行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现有科技管理人员6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336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达1364人。
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六院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目前,所属天元公司、富油公司、电化公司分别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陕西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陕西省瞪羚企业”称号。2023年以来,该公司组织申报各类奖项、参加科技赛事116项,荣获陕西省煤炭科学技术奖、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奖等7项荣誉,3个团队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9人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等比赛中,累计获得95项荣誉。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被评为2023年“陕西工业精品”,对羟基苯甲醛产品入选2024年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
“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搞化工的,环境还能这么干净,通过今天的参观,彻底改变了我对化工厂的看法。”一位村民代表在参观厂区后这样说道。今年以来,该公司开展5次“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周边居民和职工家属入厂参观,零距离感受绿色发展成果。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双碳”背景下,该公司以“绿色工厂”创建为抓手,以“四化建设”为载体,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争做行业绿色领跑者。旗下有3家单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单位获评陕西省“绿色工厂”、1家单位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风景如画的“绿色招牌”分外亮眼。此外,该公司还大力推进兰炭升级改造、光伏与余热发电、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布局煤沥青基碳纤维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绿色环保示范产业链,形成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曲奋进的乐章,奏响着科技的旋律,引领着生产的变革,吹拂着产业的原野,催生着蜕变的新芽,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活力和澎湃动能。
近期,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紧密结合春季生产实际,将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上好安全“三把锁”,不断强化员工安全红线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锁紧生产“责任链”,确保
进入4月份,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季节气侯特点,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提速、油田保供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隐患排查、严抓生产现场管理,让安全稳站“C”位,筑牢春季
4月23日下午,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善水科技奖助学金、奖教金、促创金颁奖仪式暨善水科技前沿报告会,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殿元、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秀荣、...
2025年3月24日,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在青岛组织召开了《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初步设计变更》专家审查会。就码头配套设施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专题论证,来自行业内的多位...
4月25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托普索公司在石家庄市正式签订工艺技术转让合同,双方将携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打造40万吨/年的生物航煤装置。 此次签约仪式备受瞩目,在石家庄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