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神木煤化工公司扎实落实陕煤集团“八个聚焦”工作要求和“四种经营理念”,聚力效益提升和转型发展两大任务,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布局,实现“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企业扭亏增盈取得阶段性成果,6、7月份均实现整体盈利。
“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该公司充分发挥2个国家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3个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三种间接液化技术对比、粉焦气化制氢等9份方案,编制PPC、聚乙烯醇等22份转型升级调研报告。积极开展兰炭优化运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专项对标,电石装置原料消耗、电耗得到精准把控,所属能源公司兰炭装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最低降至1.38t/t。
持续深耕“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取轻质化燃料工艺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成套工业化技术(FTH)”等,不断增强企业基础研究能力,强化高新技术转化应用能力,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特等奖”和“陕西石化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殊荣。截至目前,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4件,主持和参与制(修)订煤炭、化工相关领域标准32项,其中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10项、企业标准17项。
“人才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立以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决策领导层、相关部门为职能工作管理层、所属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为执行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现有科技管理人员6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336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达1364人。
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六院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目前,所属天元公司、富油公司、电化公司分别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陕西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陕西省瞪羚企业”称号。2023年以来,该公司组织申报各类奖项、参加科技赛事116项,荣获陕西省煤炭科学技术奖、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奖等7项荣誉,3个团队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9人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等比赛中,累计获得95项荣誉。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被评为2023年“陕西工业精品”,对羟基苯甲醛产品入选2024年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
“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搞化工的,环境还能这么干净,通过今天的参观,彻底改变了我对化工厂的看法。”一位村民代表在参观厂区后这样说道。今年以来,该公司开展5次“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周边居民和职工家属入厂参观,零距离感受绿色发展成果。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双碳”背景下,该公司以“绿色工厂”创建为抓手,以“四化建设”为载体,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争做行业绿色领跑者。旗下有3家单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单位获评陕西省“绿色工厂”、1家单位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风景如画的“绿色招牌”分外亮眼。此外,该公司还大力推进兰炭升级改造、光伏与余热发电、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布局煤沥青基碳纤维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绿色环保示范产业链,形成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曲奋进的乐章,奏响着科技的旋律,引领着生产的变革,吹拂着产业的原野,催生着蜕变的新芽,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活力和澎湃动能。
7月3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的青年员工们正在交流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心得体会,共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努力为作业区原油生产贡献智慧力量。
7月2日,京津冀地区突遭强对流天气侵袭,当地气象部门同步发布了暴雨、冰雹双预警。渤海钻探第二钻井公司迅速响应、严阵以待,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要求,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保障生产...
6月24日10时,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南堡1号储气库集注站特种设备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演练正式启动。冀东油田储气库建设项目部联合多家单位,以“超现实”事故场景为考题,开展应急处置与协同作战能力实战检验。
日前,圣奥化学下属山东圣奥正式获得由国际权威机构SGS德国公司授予的ISCCPLUS(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认证。本次认证涵盖防老剂6PPD、IPPD及TMQ三大核心产品线,标志着公司在可持续....
7月2日,渤海钻探钻井四公司40689钻井队在留54-12X井施工中,抢抓雨势较小时机,及时组织人员排放井场积水,力争将强降雨给生产造成的影响将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