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10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山东农大肥业、云图控股等10余家权威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起草的《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这一历时3年制定的行业规范,将通过科学分类与规范命名,破解市场乱象,为新型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准化动能。
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复合肥部主任、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冯尚善介绍,伴随“双碳”战略的推进和农业绿色转型的需要,新型肥料凭借提升肥料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等优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也由此导致命名乱象和分类模糊两大核心矛盾的出现。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营销噱头,或滥用高科技词汇,或随意编造产品名称,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真实功能;另一方面,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分类体系,普通肥料与新型肥料界限不清,导致监管难度增大,劣质产品趁机流入市场。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研究员袁亮表示,该团标将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管理体系。他建议,在分类体系上,建立三级分类架构:一级分类按肥料属性分为无机肥料、有机类肥料、微生物肥料三大类;二级分类以增效技术为核心,涵盖包膜缓释、生化抑制、生物发酵等九大技术方向;三级分类则细化至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等具体产品类型,实现“有类可归”。
此团标在命名规则方面也明确禁止使用误导性词汇,要求名称需真实反映技术特征或添加物成分;同时要求企业提供技术途径、材料/添加物、材料+技术3种命名方式,既能保障科学性又能兼顾市场辨识度。
“该团标将为企业厘清新型肥料技术和产品体系,降低研发与营销成本;助力市场减少消费误导,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促进新型肥料普及。长远来看,该团标还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助力我国肥料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冯尚善表示,该团标实施后,一个产品名称规范、分类清晰、监管有序的新型肥料市场将加速形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近日,广西发布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将广西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北部湾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
中化新网讯9月16日下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禹保卫深入己内酰胺车间开展现场办公,针对车间绿色化改造收尾阶段的难点问题现场协调、精准破题,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
9月17日,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此次动工的项目位于珠海经开区精细化工区化联三路东南侧,占地面积约2.5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电子....
9月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大进展,中国石化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