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定于2025年5月20-2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大会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院士、行业专家到会指导,并围绕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新技术新设备、科学仪器、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政策等内容展开交流。现将大会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名称
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二、会议主题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石化强国建设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承办单位: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大连长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支持单位: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合作媒体:
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化工报、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报等主要媒体及主流新媒体。
四、会议主要内容
(一)大会主论坛(开幕式)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大连市人民政府领导、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领导致辞,长兴岛管委会推介,特邀嘉宾及院士、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
(二)分论坛
分论坛1:炼油与化工创新论坛
聚焦“双碳”引领和创新驱动,助力炼油与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炼油化工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转型任务艰巨,论坛将紧密贴合最新政策导向,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深入探讨如何在“双碳”背景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任旸13911038291 段永鸿13811467718)
分论坛2:化工新材料创新论坛
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涵盖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高端聚烯烃、膜材料等前沿技术,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代表,议题体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既包括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也涉及稀土催化、生物基材料等创新方向,并延伸至人工智能跨界应用,突显科技前瞻性与多元化;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实践,旨在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联系人:卜新平13718470963 戚沛理 18600182734)
分论坛3:2025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贯彻落实《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精细化工中胶黏剂、化工中间体、含氟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分析市场机会,介绍技术进展,研讨发展重点,推介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先进技术和产品,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联系人:李文军13611387893)
分论坛4:2025电子化学品创新发展大会暨上下游对接会
聚焦电子特气、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及其相关材料的最新技术、行业动态及标准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致力于促进地方政府、生产企业、下游用户间的纵向与横向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上下游优化升级。
(联系人:蔡飞13646152409 李文军 13611387893)
分论坛5: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
聚焦中试及产业化阶段微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利用强化技术、超重力工程技术、离子液体反应技术、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绿色精馏综合技术、高端专用化学品精准制备技术、催化短流程技术、本质安全强化技术和高效反应器开发等领域,介绍前沿学术成果、技术进展、产品应用与推广优秀案例等。
(联系人:曾春阳13911389595 杨少星13716856130)
分论坛6:碳氢协同-绿色氨醇与可持续燃料创新发展论坛
聚焦绿氨、绿醇、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电解水同时副产化学品及可持续燃料合成技术等领域的新突破新进展,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联系人:赵明13810693018 李淼13811664727)
分论坛7: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高端论坛
聚焦重大专项的遴选与落地、企业“走出去”、科技合作与产业生态圈、“内卷式”市场竞争倾向的防范与应对五大知识产权运营场景等,打造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链条,助力行业科技创新和石化强国建设。
(联系人:李爱民18911998044 王倩15811096956)
分论坛8:第八届(2025)环氧衍生高端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论坛
聚焦环氧衍生高端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环氧衍生化学品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联系人:余雯18012330557)
分论坛9:人工智能赋能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创新论坛
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石化化工行业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人工智能案例经验交流,助力行业企业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绿色健康发展。
(联系人:李海洋15101018188)
分论坛10:催化技术创新论坛
聚焦催化技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突破、工业应用与绿色转型,推动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学术界、产业界及政策领域专家就学术前沿、技术突破、典型应用案例作报告,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
(联系人:王秀江18610628088 王倩15811096956)
分论坛11:化工学院院长创新论坛
聚焦化工学科建设,围绕化工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贯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等,汇聚全国化工类学院负责人现场交流经验,提升化工学科整体竞争力。
(联系人:姜晓滨15904965752)
分论坛12:石油和化工行业装备技术论坛
聚焦行业装备创新,推动先进装备推广应用,提升化工装备制造水平和竞争力。
(联系人:王翊民 13911180323 李瑞昀 18701408070)
(三)同期活动
1.院士、专家 “长兴岛行”(闭门会议)
5月20日下午(12:30-20:00):邀请部分院士、专家考察大连长兴岛园区,召开闭门会议。仅限特邀嘉宾参加。
2.“投资大连”活动
5月20日下午(14:00-18:00):外资企业投资大连交流对接活动。
3.2025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及装备展
大会同期召开“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展期2天,围绕行业创新成果、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创新企业、检测分析设备、化工科学仪器、创新装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展览展示,并进行科技人才供需交流。
4.产学研活动对接
邀请院士、科研开发单位和创新团队与重点企业、化工园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单位,开展闭门会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合作洽谈对接活动。
5.参观考察
5月22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深入座谈交流。
五、会议有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25年5月20日
报到地点:大连世界博览广场A门 一层大堂(地址: 星海广场F区10号,从A门入场)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1-22日
会议地点: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二层会议区(开幕式在M层,地址: 星海广场F区10号,从A门入场)
(二)参加会议人员
国家部委、辽宁省、大连市领导,院士和行业专家、各级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管理部门代表、各石油和化工专业协会代表、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代表、科研院所和高校代表、行业装备企业代表等。辽宁省直部门及相关市领导、省市相关企业、省各化工园区、科研单位负责人等。
(三)会议费用
会议费350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提前10天以上汇款收费3000元/人,石化联合会会员单位2000元/人,学生1500元/人);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四)提前汇款账号如下(汇款请备注石化科技大会、参会人姓名及单位名称)
户 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开 户 行:工商银行六铺炕支行
银行帐号:0200 0223 0901 4431 378
六、大会秘书处
石化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
王 倩 15811096956
王欣洁 13611078122
邢雪健 13811551823
杨少星 13716856130
王翊民 13911180323(展览)
李瑞昀 18701408070(展览)
七、报名、缴费流程及最新议程
1.本次会议的参会代表报名、缴费、预订酒店及特邀嘉宾参会信息均通过会议官网完成;
2.请各单位参会人员于2025年5月10日前,通过网址:kjdh.ciccc.cn 或扫描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点击首页菜单栏或快捷键中的“报名参会”,根据提示注册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后,选择参会代表类型,填写发票信息,并上传银行转账凭证;
3.等待后台审核,审核通过后,即报名、缴费成功,可在“支付订单管理”中查看缴费状态。
4.会议议程
请扫描二维码了解最新会议议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25年4月17日
详细议程如下:
整体日程安排
分论坛一:炼油与化工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7:50
院士致辞
炼油与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与能源综合利用的创新实践
——中石化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曹东学
“双碳”目标下炼油与化工行业的深度减碳策略与实践案例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李明丰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的前沿突破与工业化前景展望
——中海油集团公司资深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 吴青
绿色化工新材料在炼油与化工领域的创新研发及应用前景
——中国石油集团咨询中心高级专家 何盛宝
炼化行业氢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张来勇
废塑料、生物质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田原宇
重质油基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
——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 吴明铂
22日上午8:30-12:00
面向未来市场需求的炼油化工产品结构优化与创新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咨询中心技术专家、教授 张福琴
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炼油加氢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彭冲
清洁汽油升级新方法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赵亮
以炼化资源一体化优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服中心(低碳中心)主任 吴昊
智能化技术在炼油与化工生产全流程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员 邱彤
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
——大连化物所甲醇及其衍生物转化研究组,研究员 李金哲
分论坛二:化工新材料(大连)发展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我国工程塑料产业最新科技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蹇锡高
膜材料最新科技进展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仲崇立
聚烯烃高效制备及其升级回收
——大连化物所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中心负责人/研究员 胡雁鸣
高性能聚烯烃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 李化毅
线型α-烯烃及聚烯烃弹性体产业化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姜涛
聚酰亚胺膜材料最新技术进展
——中车集团时代华鑫新材总经理 张步峰
耐迁移聚丙烯高效抗氧剂的构筑及性能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主任 冯拥军
22日上午8:30-12:00
铜催化偶联反应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马大为院士
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产业科技创新最新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 白晨曦
我国生物基材料最新科技进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副所长 朱锦
锂电池材料最新科技进展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喜飞
我国聚氨酯材料最新科技进展
——万华化学集团 庞德政/何勇
ABT降解技术-引领塑料降解新时代
——格域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裁 刘万辉
分论坛三:2025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智能分子制造
——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 彭孝军院士
光控软物质科学与产品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朱为宏院士
电化学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进展
——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雷爱文教授
微化工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中化国际研发管理部总经理 陈新民教授级高工
高纯低氯环氧树脂技术进展与发展重点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刘长威研究员
响应型功能染料技术进展与发展重点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陈小强特聘教授
生物基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工程系主任 何伟教授
22日上午8:30-12:00
“十五五”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重点的思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 郑宝山教授级高工
含氟传热工质在战略新兴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浙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武灿教授级高工
人工智能在催化剂开发中的应用实践
——清华大学化工系 王笑楠教授
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介绍
——大连长兴岛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初阳
极低温制冷材料及装备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刘涛教授
生物基高分子单体制备研究
——高进大连化物所有机催化研究组组长 高进研究员
精细化工发展热点
——资深化工行业专家 杨向宏
分论坛四:2025电子化学品创新发展大会暨上下游对接会
21日下午14:00-18:00
柔性显示用关键材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黄维
国内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李岩处长
电子化学品生产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李群生教授
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配套材料应用与现状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许振良教授
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孙蓉研究员
我国电子特气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洑春干
超净高纯溶剂纯化方法的应用与挑战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王彦博士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 蔡飞
自由提问与交流(上、下游圆桌交流对接会)
22日上午8:30-12:00
集成电路材料研发路径探究与创新
——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 刘兵
电子化学品及特气行业数字化应用实践
——万物智汇(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凯
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中金属离子吸附脱除材料的定向构筑及性能强化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 陈杰教授
高性能钯膜制备超纯氢
——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 李慧研究员
中国石油电子化学品研发进展及体会
——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侯经纬
电子化学品中痕量指标检测技术介绍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春华
电子化学品工厂设计探讨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徐娟
元素分析产品及解决方案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黄清发
分论坛五: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概述
——中国化工学会过程强化专委会 杜进祥秘书长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 陈光文研究员
偶氮染料本质安全清洁生产与工业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 张淑芬教授
双碳目标下多孔材料创制及分离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李晋平教授
化学制药工业中绿色溶剂物性建模与分离过程强化
——青岛科技大学 王英龙教授
基于数学模型的公用工程系统深度优化技术助力石化化工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北京清大五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曹雁青 首席科学家/董事长
膜内分子限域传递机理解析及其传递过程强化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王景涛党委书记/教授
22日上午8:30-12:00
精细化工过程强化新技术
——沈阳化工研究院 胥维昌 党委书记/院长
微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清华大学 骆广生教授
界面离子液体结构解析及绿色过程探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何宏艳研究员
连续流智能化工装备应用技术
——杭州科睿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程维强总经理
分论坛六:碳氢协同-绿色氨醇与可持续燃料创新发展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领导讲话
液态阳光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李灿院士
绿氢氨系统的动态控制与电网互动
——清华大学 林今教授
面向氨能源利用的关键催化材料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部长 陈萍研究员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动态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 赵凯
可再生能源消纳新路径及绿色甲醇合成
——金风科技集团董事、副总裁、金风绿色能源化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日新
大规模碳捕集及低碳电子甲醇经验分享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徐冬
CO₂加氢制甲醇规模化应用的思考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郑珩
低碳甲醇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能源化工处副处长 邢磊
22日上午8:30-12:00
二氧化碳电解和水电解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
——天津大学/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康鹏教授
电解水制氢耦合绿色氧化制化学品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邵明飞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制航空燃料
——大连理工大学 郭新闻教授
可持续航空燃料标准体系及适航审定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审定中心 夏祖西主任
全球可持续船用燃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大连海事大学可持续船用燃料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李清波 教授
可持续燃料在中国乘用车领域的脱碳潜力
——沙特阿美北京研发中心研究科学家 洪族芳
分论坛七: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高端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工信部科技司领导致辞
中国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知产委副秘书长 李爱民
重大产业化项目中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实践分享
——中石化集团科技部副总经理 王丽娟
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实践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知识产权在促进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价值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 杜伟
技术交易与科技成果评价实践及思考
——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经理 孙芸
科技金融服务石化行业创新
——工商银行
“学讲话,做投资”之化工新材料风险投资的实践与思考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 夏阳
22日上午8:30-12:00
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发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低碳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奥杰
打造“公共性、专业化、标准型”精细化工中试基地
---- 促进科技处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研究员 张建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发布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 张晨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成果发布
——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罗勇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发布
——华东理工大学科研院国际合作部主任、奉贤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主任、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副研究员 刘开振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发布
——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自然科学处处长 姜岷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发布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 和晓楠
中国化学科研总院科技成果发布
——中国化学新材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育
交流对接
分论坛八:第八届(2025)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路径
——河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锁江
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与展望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院长 耿涛
环氧乙烷及其精深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公司董事长 朱建民
跨国公司环氧产业布局和我国发展机遇
——石化行业资深分析师 赵军
我国聚羧酸减水剂行业技术进展与研究热点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王子明
烯丙基聚醚(APEG)在聚羧酸减水剂中的应用技术
——同济大学教授 孙振平
22日上午8:30-12:00
梯度聚羧酸减水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南大学教授 雷蕾
我国乙氧基化物市场现状及展望
——隆众资讯资深行业分析师 王敏
锂电用聚乙二醇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教授 陈继涛
基于氢化双酚A结构的新型化工新材料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马怀军
利用环氧化合物合成高性能化工新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任伟民
低粘度柔性双酚A型环氧活性材料发展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新宝
分论坛九:人工智能赋能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人工智能赋能石化行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锋
数据治理:油气行业AI大模型应用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合
中石油昆仑大模型应用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驱动化工科研范式革新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行业AI应用探索与实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2日上午8:30-12:00
煤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分享
——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AI,智启新未来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I促进化肥企业工艺优化案例实践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助力石化化工行业生产优化
——和利时
中智达基于工业互联网+AI的新一代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浙江中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
——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
轮胎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探索
——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分论坛十:催化技术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化学的突破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张涛
单原子催化剂工业化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李亚栋
炼化行业催化技术升级与低碳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徐春明
能源电催化的科学和应用研究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忠伟
精准催化与能量集成驱动的低碳能源化工新路径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 巩金龙
创新催化技术,共建绿色明天:中国石化催化剂的发展与愿景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讨论提问
22日上午8:30-12:00
促进高效和定向转化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设计与产品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北京市多级结构催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殿卿
分子筛绿色合成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柳海涛
烃类耦合催化转化制芳烃技术及工业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研究员 于政锡
用于高碳效率合成气制线性α-烯烃的纯相碳化铁催化剂研究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定向催化研发部门经理 王鹏
烯烃聚合催化剂设计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艳平
基于甲醇高值化生物合成技术路线的单细胞蛋白系列产品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示范
——义马煤业集团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范延超
讨论提问及论坛小结
分论坛十一:化工学院院长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主题一: 基于化工学科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贯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等
演讲人:四川大学副校长 褚良银
演讲人:苏州大学原副校长 路建美
演讲人: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 任钟旗
演讲人:西北大学副校长 范代娣
演讲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顾学红
演讲人: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朱俊武
演讲人:福州大学副校长 江莉龙
演讲人: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李建荣
22日上午8:30-12:00
主题二: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科研方向、人才培养及团队管理机制体制的学院创新工作等。
演讲人:华东理工大学院长 徐至
演讲人:清华大学系主任 张强
演讲人:北京化工大学院长 程道建
演讲人:浙江工业大学院长 王建国
演讲人:重庆大学院长 韩永生
演讲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院长 张香平
演讲人:四川大学院长 郭孝东
演讲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院长 吴晓宏
演讲人:郑州大学院长 周震
分论坛十二:石油和化工行业装备技术创新论坛
21日下午14:00-18:00
人工自愈开拓石化智能制造安健发展新途径
——北京化工大学 高金吉 院士
“十五五”石油化工行业装备发展趋势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原副总经理 李浩正高级工程师
炼油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副总经理 何庆生正高级工程师
新一代石化能源关键高温装备寿命保障技术及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原副校长 巩建鸣教授
石油化工行业压缩机发展方向若干思考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 张勇
以数据与技术为驱动的石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石化检维修处处长 戴澄
化工行业数智化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技术分享
——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程红星
高效定制化离心压缩机助力化工行业
——欧司特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方国宝
22日上午8:30-12:00
大型石化装备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兼总工 刘忠
“十五五”化工行业装备发展重点方向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技术专家 许学斌
智能流体设备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中国计量大学 学术带头人 牟介刚教授
聚甲醛后处理装置最新进展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艺工程研发部主任 王天宝
氢储运关键装备研制进展及发展趋势
——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与市场运营部部长 杨申音正高级工程师
先进彩钢板技术在化工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闫义军
电缆行业助力石油化工行业建设
——亨通电力产业集团 北京总经理 江春
按照《全国行业好新闻大赛作品国际传播作品评选办法》要求,现公示《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拟报送参评2024年度全国行业好新闻国际传播作品,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公示时间为3月31日-4月7日。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