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带来科普新体验

中化新网讯 5月25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北京科技周首场活动——第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在北京科学中心重磅发布。113件作品从参评的13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甲乙丙类优秀作品奖。

其中,《数字化技术在石油行业的新应用小科普》等8件作品获评甲类优秀作品;《了不起的钻井技术》等26件作品获评乙类优秀作品;《地球深部的期待》等79件作品获评丙类优秀作品。 

QQ截图20240527092451.jpg

本次活动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学会、民盟中央科技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协联合主办,石油工业出版社等单位承办。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院士发来贺信,来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参加发布会,现场精彩纷呈。

遇见科学,遇见“石油&化工”

第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成年人,征集科普文章、科普视频、其他作品(包括平面作品、小报、摄影作品、文创设计等)三个类型作品。活动得到了包括院士、专家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收到1300余件各类作品,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意和知识性的优秀作品。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通过优秀科普作品的发布,公众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石油和化工行业以无数看似微小的方式,如何深刻地影响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从“如果世界没有石油”到“文具盒里的石油化工”;从亚洲第一口、世界陆上第二口垂直深度超10000米的地下深井到自主研制出的“国之重器”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从“可燃冰”“页岩气”,到数字化技术在石油行业的革新应用,再到CCUS技术守护蓝天碧海的重要性,这些科普主题无一不集中展示了石油和化工领域的科普成果,生动展现了石油和化工科技的力量。

活动主办方发挥资源优势,打开“大门”,本次征集活动发布的优秀科普作品,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认识和理解,还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对科普的热情,为科普插上“翅膀”惠及更多人群。

大石油小科普,“探秘地下黑色宝藏”走近公众

在发布会现场,一款“磕头机”益智拼装玩具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他们停下脚步专心致志地进行组装。这种“磕头机”益智拼装文创产品,既可手动又可电动,不仅能拼装成“磕头机”,还能拼装成风车、秋千等,探索无限的拼装可能。小朋友在拼装“磕头机”、风车、秋千等模型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动手拼搭的乐趣,还学习科学知识,在边玩边学中提升科学素质。

QQ截图20240527092506.jpg

这种寓教于乐的益智拼装产品,是《探秘石油:藏在地下的黑色宝藏》科普图书的配套文创。《探秘石油》由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共同策划,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是本次科普征集活动的重要成果。

《探秘石油》受到小朋友们的追捧和喜爱。这种包括“图书+视频+文创”的创新型科普产品,将传统的阅读体验与互动式学习完美结合,不仅增加了科普阅读的趣味性,更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石油和化工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了创新性探索。

《探秘石油》引入“大科普”理念,在科普过程中融入科学、历史、人文、艺术等知识,以全景式漫画的展现形式,带领读者踏上一次奇妙的石油探索之旅,让读者沉浸式感受石油勘探、开发、储运、炼化的全过程,更加科学地认识石油这种“黑色宝藏”。

据了解,《探秘石油》正推出哈萨克语版、英语版,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推进中国科普文化出海,贡献科普事业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

 “沉浸式”科普嘉年华,共享科普成果

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到日常科普常识,观众饶有兴致地观看本次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异彩纷呈的科普内容通过视频、文章、画作等不同形式展现,尤其画架上摆放的小朋友画作,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让现场观众流连忘返。

在活动现场,小朋友们除了观看各类科普作品,还兴致勃勃地拼装益智文创产品,观看特效科普电影,徜徉于石油和化工知识的海洋,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体验科技、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QQ截图20240527092530.jpg

科普力求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以实现科普的公平普惠。在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活动主办方向闵恩泽院士纪念室、中国化工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华北油田科技展览馆、凤凰太极公益书院等单位捐赠科普图书,让大众享受科普带来的快乐,把“石油科学的秘密”带到孩子们的身边,点燃他们的科学梦。

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三民族中学的同学们表示,通过科普创作增长了自己的见识,通过这次科普活动增进了对石油和化工科学的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科普创作者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普创作与创新活动中,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瓦。

参会的科普工作者深受触动,认为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激励自己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怀揣着“石油&化工创造美好生活”的初衷,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科学普及的脚步不会停留。唯有汇聚起各方力量,努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全社会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智慧充分涌流,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石油和化工力量。


相关推荐

我国氮肥甲醇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高核心自主技术不断突破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7月3—5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安徽阜阳召开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氮肥、甲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高,装备大型.....

2025-07-03     中化新网

中国自主研制!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心脏”成功就位

  7月1日,从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现场传来消息,该项目核心动力设备——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并成功吊装就位,由此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动设备安装阶段。福建能化集团党委...

2025-07-03     中化新网

我国首次实现厨余垃圾制甲醇为国产双燃料船供能

  7月2日,国内航运业迎来重大突破。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厨余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成功完成对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

2025-07-03     中化新网

数智化加速重塑福建石化产业格局

“‘两化融合’战略实施以来,福建石化企业在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智化技术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重塑福建石化产业格局。”6月27日,在福州举行的福建数智化赋能石化企业论坛上,福建省石油和...

2025-07-03     中化新网

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打通产业链,形成“光伏制绿电、绿电制绿氢”新能源产业格局  7月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

2025-07-02     中化新网

中国石化联副会长傅向升:炼油行业应对新挑战的关键是绿色低碳与创新

  在全球石化产业调整和产业链重构加快、效益持续低迷的形势面前,我国炼油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很艰巨。

2025-07-0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