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RE)称,欧洲塑料回收行业正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塑料回收商破产倒闭。
PRE表示,由于进口的廉价再生塑料激增,欧洲对本土制造的回收物需求随之减少,不断加剧的经济压力和过度的繁文缛节,导致越来越多的欧盟塑料回收商破产。工厂的关闭导致生产和回收能力下降,危及这一战略产业的生存。
据PRE统计,2023年至2025年底期间,欧洲的塑料回收产能将减少近100万吨。仅2025年1~7月期间,欧洲损失的塑料回收产能几乎与2024年全年持平,是2023年的三倍。
PRE预计,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扩张后,今年的净增长为零,这标志着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势头急剧下降。荷兰、德国和英国受到的影响最大。
这些数据证明了经济衰退对欧洲塑料回收行业的破坏性影响。PRE表示,为了重振对欧盟回收物的需求并防止进一步关闭,政策制定者必须紧急实施贸易和市场防御机制,确保一致的生产者责任延伸(EPR)EPR规则,并严格执行第三方认证,并对不合规材料实施统一处罚。
PRE建议,要解决这一问题,欧盟还需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回收商获得廉价的清洁能源、简化许可审批流程、加强海关监管、出台有针对性的投资激励措施。
PRE警告,“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欧洲塑料回收行业的危机将对过去十年取得的进步和创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危及欧盟气候目标的实现及其长期竞争力。
近段时间以来,石油勘探重新获得各国和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视,但石油发现量却连创新低。2010年前后,常规油气年发现量均超200亿桶油当量,但如今已降至该数值的三分之一。睿咨得能源分析显示,2020年以...
10月30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在嘉兴举办的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了《2025AICM可持续发展报告》。本年度的报告以“化工材料创新与绿色价值链协同”为主题,通过翔实的调研....
当前,塑料行业仍深陷周期低谷,需求疲软与产能过剩持续构成长期挑战。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地缘政治与关税争端导致贸易波动,全球主要塑料生产商仍聚焦长期机遇,其中新兴经济体被寄予厚望。 目前的塑料....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PCIC)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与国际咨询机构ICIS联合发布《欧盟循环法规对中国包装等重点出口产业的影响研究》报告。
10月21—22日,以“深化开放合作共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大宗商品市场”为主题的第八届油商大会在浙江舟山举行,366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其中国外企业112家,国内企业254家。本次大会主会场签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