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壳牌公司发表声明称,已完成将其新加坡能源化工园出售给嘉能可和印尼化学品制造商PT Chandra Asri Pacific组成的合资企业,具体的财务细节没有披露。
壳牌于2024年5月8日宣布上述交易。新加坡能源化工园包括位于毛广岛(Pulau Bukom)和裕廊岛的炼油和化工资产。
毛广岛的资产包括一座始建于1961年,产能为23.7万桶/日的炼厂和一套产能为11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置。
壳牌裕廊岛工厂生产包括环氧乙烷、乙氧基化物、苯乙烯单体和环氧丙烷等石化产品,是壳牌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和出口中心。
壳牌表示,此次撤资是其不断提升其化学品业务的重要一步,未来继续通过一系列能源产品业务支持新加坡的能源需求,包括液化天然气供应和贸易。
标普全球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连锁反应影响,亚洲对二甲苯(PX)价格已跌至过去4年多来的最低水平,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严峻挑战。
近日,氨生产商CF工业控股公司宣布,已与日本最大的能源公司日本JERA株式会社以及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建设、生产和销售低碳氨。
石油行业的高管们和分析师们近日表示,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航空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推广使用成为行业减碳的关键路径。然而,在亚洲地区,SAF却面临着供应大...
近日,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宣布,已启动建设125万吨/年的聚乙烯(PE)工厂,并在阿特劳经济特区化工园区打下第一批基桩,该工厂将是哈萨克斯坦阿特劳70亿美元天然气制化学品一体化项目的关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