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化圣奥化学“全球生产 本地服务”的跨国版图上,有这样一位泰国员工:从初入职时的语言不通、流程不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质量管控核心骨干,他用3年完成蜕变,更以本土化传承书写成长篇章。他就是圣奥泰国质量管理(QC)主管Sanpech B.,被同事们亲切称为“阿对”。他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的生动阐释,更是跨国企业文化融合与人才成长的缩影。
跨越语言壁垒
2020年,圣奥泰国项目建设启幕。彼时的阿对,带着化学专业扎实功底和汽车行业QC工作经验,来到公司。而此时,质量检验实验室建设迫在眉睫。这项需要打通跨文化协作的重任落在阿对肩上。他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项目初期,挑战重重。空荡的场地、严格的要求、复杂的跨文化协作,再加上语言壁垒,让仅会简单中文交流的阿对倍感吃力。“简单的流程确认也可能因理解偏差,耗费大量时间。”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窘迫。
阿对主动出击,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不懂的中文术语和工作要点;抓住每一次与中方工程师交流的机会,学习语言和专业表达,用心揣摩中方的工作习惯和技术要求;逐行研读技术手册,反复测试参数组合,并将数据分析成果实时分享给中国工程师,确保高效的技术协作。
经过不懈努力,阿对的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显著提升,从最初依赖翻译,逐渐成长为能流畅进行技术交流。他自己也完成了从普通QC员工到QC主管的蜕变。
搭建本土化团队
阿对不断创新和梳理实践经验,编写了30余份清晰易懂的《中英/中泰语可视化操作手册》。它们成为本土员工的实用入门指南。“2024年我进入圣奥泰国,刚入职便拿到了阿对主管做的手册,太实用了!中泰双语配上清晰步骤图,我一看就会,没多久便熟练掌握了工作要领。”实验室员工Aui说。
同时,阿对积极组织个人与小组培训,讲授项目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更多泰国本土员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阿对笑着说:“看着大家从新手慢慢成长为能独立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熟手,心里非常有成就感。”
实现质量“零投诉”
对圣奥泰国而言,产品质量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实验室规划、项目建设到检测方法验证,阿对全程参与,公司质量管控实现“零投诉”。这背后,是他抽丝剥茧、精准决策的能力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
为了让质量管控“看得见、摸得着”,阿对创新推出“质量晴雨表”动态监控系统:关键原料、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数据不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和异常预警,建立质量问题快速响应机制,让每一个质量隐患都无所遁形。
在阿对的参与下,圣奥泰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并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中,获得“0 Complaint(零投诉)”奖牌。
推动IATF认证
在圣奥泰国从项目建设期迈向体系化运营的关键阶段,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公司拓展汽车行业市场的“通行证”。在这场实战检验中,阿对再次挑梁。
面对复杂的国际标准条款,阿对潜心钻研IATF 16949体系,主导跨部门流程梳理、符合性文件编制修订以及内部审核与问题整改等一系列工作,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认证冲刺阶段,他独立承担起质量模块迎审工作,从审核资料准备、现场专业应答、不符合项整改到闭环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每个环节零失误。
2024年初,圣奥泰国成功通过了IATF 16949认证,实现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提升,进一步强化在汽车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阿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缩影,更是圣奥泰国推进人才本土化与文化融合的范例。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开展“质量月”活动,针对气矿稳产上产的现状,围绕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开展质量风险排查、开展天然气专项质量抽检、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6...
近日,河北省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曹妃甸公司)的“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文化,鼓励员工创新与成长”案例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活动中获评“2024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