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开区:双轮驱动助力口岸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东省口岸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的通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两区融合’‘港区联动’双轮驱动,助力口岸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优秀案例。

据了解,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区域协同发展思路,聚焦两区融合契机,充分发挥“港区联动”优势,坚持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发展理念,采取“一揽子”政策,构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港口运行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口岸监管服务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口岸营商环境跨越式发展。

该区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监管服务力量。创新组建东营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局作为口岸专职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使命,推动智慧查验优化和数字监管协同升级。成立东营港海上安全服务中心,及时有效应对海上突发情况。设置抵前警务室,执勤警力全员全时段进驻口岸一线,形成“5公里10分钟”管控服务圈,极大提升了口岸服务效能。

该区优化监管模式,提高口岸智慧化水平。创新搭建“东营港智慧管理调度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港口管理领域数据资源系统,实现港口运行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一体化,实现港口运营管理由粗放、盲目、落后方式向高效、敏捷、精细转变。推行“口岸限定区域智慧通行管理模式”和“人船货”一体化监管模式,推行出入境人员、船舶及货物监管流程由并联转化为串联,打造具有东营港口岸特色的现代化口岸管理模式。

此外,该区还深化“区港联动”资源整合,将综合保税区与港口口岸等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区港直达直装”模式,实现区港之间的货物快速流转。倾力打造惠企报关服务平台,进一步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综合物流成本。优化“一票多车”通关流程,允许企业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每年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近百万元,有效促进大宗商品保税仓储物流发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通过体制机制和监管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港口优势嫁接综保区口岸功能政策,不断加强口岸资源优化整合,不仅为东营市口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加大港口与主导产业联动和口岸查验单位监管协作,持续强化东营港物流枢纽的功能作用,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口岸服务,助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相关推荐

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稳中求进培育产业新动能

在长江经济带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交汇处,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汨罗高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清晰的产业定位,正逐步成长为我国中南地区高分子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的重要承载平台。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

互联宝地・滨江园——绽放科创魅力

​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中部片区)由互联宝地·滨江园与互联宝地·启园组成,是上海市首个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也是宝山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南北转型”的核心载体。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

嘉兴港区开展危化品应急救援演练

10月29日,浙江嘉兴港区在嘉兴石化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暨嘉兴石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演练。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

鹤壁宝山经开区安全工作“创D”成功

日前,经相关专家查阅资料、实地踏勘、调研企业、研判分析等,河南省鹤壁宝山经开区获评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

成都高新区推进“中试+”生态建设

为落实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发展“中试+研发+孵化+基金+场景”的“中试+”生态,近日,成都高新区“双向走进中试平台”系列活动之一——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

吉林经开区举办校企人才供需会

10月24日,吉林经开区联合吉林化工大学举办战略合作推进暨校企人才供需会。会上,吉林经开区26家重点规上企业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领域,提供213个岗位需求,与1200余名学生开展面对面招聘对接,...

2025-11-0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