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弥补产业差异、优势互补统筹发展?河南省鹤壁市的做法是:聚焦宝山经开区、山城区、鹤山区(下称“三山”)区域发展,以创新机制、统筹协同为抓手,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三山”从“内卷式竞争”转向“共赢式合作”,在化工产业集聚、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料显示,宝山经开区是河南省首批重点发展和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区、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专业化工园区;山城区有生物制造及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区(含鹤壁市精细化工园区)是全省仅有的两家省级专业精细化工园区之一。
围绕化工产业,鹤壁市统筹“三山”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建了“一核两翼四片区”发展格局:宝山片区聚焦功能性新材料和日用化工,为石林片区加工制造业提供原料;牟山片区发展生物化工,为宝山片区供应氢气、催化剂;姬家山片区精细化工与宝山片区橡胶助剂产业互补。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烟台美瑞、四川利尔等上市公司纷纷落地,聚氨酯产业园、迪赛诺医药产业园等一批总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加速建设。
目前,“三山”入驻企业150余家,规上企业60余家,新拓洋异VC钠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元昊化工等企业产品全国助剂市场占比超30%,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双百亿”目标。
为确保“三山”化工产业协同发展,鹤壁市加大要素配套支撑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据了解,鹤壁市坚持“三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煤化大道为中轴线,高标准建设化工综合管廊、智慧化工物流园、动力岛等项目,解决中高压蒸汽供应难题,提升物料配送效率;引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推进源荷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双电源全覆盖。此举让园区企业每吨蒸汽价格下降50元、物料输送成本下降30元,每年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3000万元、用电成本3200万元。同时,推进煤化大道北延、宝园东延等路网工程,畅通区域交通联系。
为优化发展环境,鹤壁市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三山”谋划建设企业公用研发创新平台,加强与科研团队合作,争取设立院士工作站;深化与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合作,推进分院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破解企业招工难题,以创新与人才双轮驱动,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
尤其是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鹤壁市不断筑牢“三山”发展底线。鹤壁市不断完善“三山”四大园区环境风险评估、碳排放评估等工作,优先发展低能耗、少污染项目,成功创建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园区。同时,统筹专业人才开展园区交叉互查,推动重大危险源企业接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封闭化管理系统,全方位保障园区生产安全。
如今,“三山”正以统筹协同为纽带,持续释放化工产业集聚效应,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鹤壁市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典范。
近日,平顶山高新区尼龙新材料产业园区通过推行“扫码入企”、专班服务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园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企业经营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关键领...
今年以来,荆门高新区强化项目建设全周期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要素保障,全力疏通堵点,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持续推动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汽车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以循环为特色的绿色化工三大...
“金港保税区国土和规建部门联合上门,一次就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用地和规划两类难题。”近日,江苏梦达集团项目负责人赞叹道。从过去的“多头跑”到如今的“上门办”,彰显出保税区“土地+规划”执法动态巡查新模式...
“在池州经开区财政金融局和中国工商银行池州平天湖支行的精准对接下,3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这笔资金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安徽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鸿滢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