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建选、李冬等团队:新思路开创中低温煤焦油分级分质利用新局面

低阶煤在我国煤炭储量、产量中占比均超过一半,实现其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是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最大贡献。以热解为龙头的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之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低阶煤中低温热解所产出的煤焦油,富含环烷烃和芳环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以往对其组成和反应特征认识不够,高端利用加工技术开发滞后,中低温煤焦油仅被加工成普通汽油、柴油调和组分使用,未能发挥其资源结构特点优势。在此背景下,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尚建选总工程师和西北大学李冬教授团队,以中低温煤焦油的绿色、低碳、高效转化为主攻方向,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级分质利用新思路,以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围绕这一方向,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中低温煤焦油的组成和反应特征方面,收获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认知和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功的工程实践,得到了行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QQ20241011-091926.png

2006 年以来,尚建选、李冬、杨占彪、李稳宏、崔楼伟、马宝岐等团队骨干对中低温煤焦油的组成、加氢反应、重整反应、热聚合反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全程参与了中低温煤焦油分级分质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团队相关专家学者在大量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撰写成《中低温煤焦油结构与反应》(尚建选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5)一书,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努力,成果来之不易,体现了作者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想。

该团队采用分析表征新手段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结合的方法,系统解构了中低温煤焦油及其沥青质重组分的分子结构、缔合体结构、聚集体结构等超分子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预处理过程、加氢过程、重整过程、热聚合过程等典型转化反应路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和转化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预处理技术-催化级配技术-全馏分加氢技术-沥青制备炭素材料技术”的分级分质利用技术思路,开展了与其配套的工艺、催化剂、关键设备仿真和过程模拟等大量理论和实验工作。由此凝练成的专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级分质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QQ20241011-092029.png

《中低温煤焦油结构与反应》相关内容源于2006 年以来的中低温煤焦油轻质化技术研究工作,包括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备燃料油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分离提质预处理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其级配技术、中低温煤焦油加氢石脑油深度开发技术、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超分子体系构建与其分离转化技术、中低温煤焦油中间相机理与制备针状焦技术。

在15项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超分子体系探索(21978237)”“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反应器模拟及其沥青质加氢转化机理(21646009)”“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煤焦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级配研究及氢耗的分类计算(21206136)”,以及33项省部级项目对研究团队的支持下,团队发表相关论文150 余篇,申请专利100 余件,授权专利60 余件,拥有工业化成果3 项。

640.jpg

▲ 50 万t/a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特种油品成套工业化厂区全景

基于本书研究成果开发的“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生产清洁燃料技术”实现了12万t/a(后期扩能至16.8万t/a)的产业示范,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世界首创;开发的“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技术”,建成全球首套50万t/a示范工程,已平稳运行三年,鉴定结果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出煤焦油基航天煤油、高闪点和大比重喷气燃料、超低凝军用柴油及超高压变压器油等5大类13种特种油品;所产航天煤油于2020年12月成功完成了火箭发动机整机热试车,具有比冲高、传热性好和抗结焦性能强等优势。本书研究成果的工业化转化,为我国中低温煤焦油分质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一定的科学指导,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和我国环烷基原油资源严重不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这既是一部有着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论著,也是低阶煤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特别是煤焦油加工行业生产和管理人员的实用参考书,其出版必将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多元化、高端化、低碳化利用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我深信此书提出的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一定能为中低温煤焦油加工转化的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提供帮助,这也正是尚建选等作者撰写此书和笔者为此书作序的初衷。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 年12 月  


QQ20241011-091523.png

欲购此书,请点击图片

本书对中低温煤焦油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在多种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系统介绍。首先,对中低温煤焦油的组成、性质、特征及分离分析方法等前沿研究进行论述。其次,详细地分析中低温煤焦油的多种反应机理,如加氢反应、重整反应、热聚合反应等,并详细说明这些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最后,对中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方面的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展示不同发展方向。

本书可供煤化工领域,特别是从事煤焦油加工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一线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煤化工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相关推荐

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投运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建成我国首个高温浮动球阀热油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的设计温度最高为450℃,设计压力最高60MPa,具备模拟极端现场工况的能力,不仅能够精准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极端环境,更为高温高压球阀及...

2025-07-03     中化新网

鲁北集团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建材设计院、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含硫钙废弃物协同处理新技术及硫磷钛钙锂联产生态...

2025-07-03     中化新网

微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反式乌头酸绿色生产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2025-07-02     中化新网

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发布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30周年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磁能消白:开辟黄磷尾气超洁净净化新路径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

2025-07-0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