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井底返出来的泥浆从这个‘大家伙’里走一圈,温度就降了20%,大大减少生产风险。”近日,在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70030队施工的盘探1井施工现场,技术员在刚刚安装好的钻井液降温装置出口测量温度。这是公司首次将自主研发的钻井液降温装置应用在辽河地区。
盘探1井是一口设计垂深5500米的直井,当前正在四开收尾作业。“我们当时打到5100米的时候,井底温度就超过135摄氏度,仪器都没信号了。”钻井二公司 70030队队长张辉说,钻井液温度高不仅仅影响钻井效率,更关乎生产安全。泥浆性能严重劣化、设备阀件橡胶密封材料失效、井壁失稳风险飙升等。
据悉,辽河地区多为水平井和定向井,目的层普遍垂深在3000米以内。近年来,为进一步探索辽河地区沙三中、下段的含油气性,马探1井、居探1井、盘探1井等一系列中国石油重点风险探井相继部署。而这些“1字号”井的共同之处就是垂深都达到4500米以上,井底温度高这个实际难题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困难。
“把西南那套装置搬到辽河来。”上钻前的部署会上,专家团队当下决定。原来,在西南页岩气市场,目的层的温度普遍在140摄氏度左右,施工队伍都是租赁一种降温罐来控制钻井液温度。而这个“搬”并不是真的把设备从2400公里外运输回来,而是自主升级研制一款全新2.0版本。
敲定方案后,钻井二公司立刻组建研发小组,详细调研基层正在使用和社会市场上其他的一些降温产品,收集到过滤性差、占地面积大、冷却效果不稳定等20余项问题和整改建议。不同于“东拼西凑”的1.0版本,研发小组以问题为导向,打破老款“板式”冷却的底层逻辑,采用“风冷+水冷”的“管式”组合,让降温管像“大肠”一样,增加钻井液在冷却装置内的降温路程和降温面积,进一步提升机组的散热效率。
“为了预防泵‘趴窝’的问题,我们在前期厂内调试中,增加一组上水电机,通过‘并联’的方法‘一用一替’确保降温稳定”。项目副经理杨士雄介绍。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在每条上水管线进水口处单独加装一组过滤系统,使大颗粒杂质净化率达到95%以上。
降温立竿见影。通过实际测量,当前井深井口返出实时温度36.2摄氏度,对比使用该装置前降低27摄氏度。这一硬核突破,成功破解深井高温的困局,为盘探1井乃至辽河地区后续特深井的安全高效钻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5年第三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长时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创新成果,荣获2025年“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
热固型树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凭借优异的应力释放能力,在保持镜片高透明度与耐冲击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因内应力引起的视觉干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
9月17日,中国化学天津中试基地以开放创新模式亮相上海国际化工展,多项中试成果广受关注。该中试基地位于国内最大的化工中试基地集聚区天津南港工业园(园内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试基地),创新生态优势明显。....
世界上既轻又薄的眼镜镜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视为高端、优质眼镜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来自排放的硫化氢,而作为硫化氢排放大国,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