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发现井场参数异常预警130余次,通过违章行为智能分析平台,现场违章和事故隐患同比降低近30%,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几年来,该公司瞄准华北油田“数智化转型工程”,强化信息数据智能化技术攻关,为油气田高效勘探开发建设、现场远程决策指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突出现场安全“数智化”管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安眼工程”井场安全管理AI智能感知视频分析系统,通过对作业现场风险行为和违章行为进行实时画面监控、提醒、报警和记录,实现基地和现场“零距离”沟通交流,确保施工现场“数智化”安全可控。截至目前,已完成冀中、二连、巴彦、山西、苏里格等地区354余支试油、修井队井下安眼工程运维服务。
聚焦工程地质一体化数字智能平台建设。通过研发“井场决策中心”,打造地质工程一体化、基地现场一体化、甲乙方一体化“三个一体化”样板,推动指挥决策窗口前移、多级联动应用。依托智能大数据算法,对钻井油气显示异常、漏溢等进行随钻解释和风险评估,发出预警预报,及时规避钻探风险。同时,以录井中心数据库为基础,扩展钻井工程、井下压裂、试油等数据资料,远程实时传输数据到基地,极大便利于基地专家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数据共享。
加强“数智化”保障体系建设。基于巴彦、二连、山西等部分施工现场网络信号差和远程支撑保障欠缺现状,该公司采用高通量卫星、光纤直放站等专业通信设备和技术深入开展井场网络提速,实现施工作业现场通讯、网络信号的全覆盖,保障了数据实时传输更加及时顺畅,实时视频监控影像更加清晰稳定,为现场安全高效施工和远程决策指挥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技术服务。
“深耕”油田老井数字化良田。持续为建设方和井筒作业完善老井数字化资料,将钻、录、测、固、定等资料统一电子化,运用专业软件和数据库处理井史等海量专业数据,为钻前、钻中预测预警提供更为便捷的老井资料查询平台。通过各单位、部门间信息协同、数据共享,数据更易迅速被访问、查询和使用,减少查询时间,提高工作实效。目前,该公司累计拥有14500余口老井数字化资料,应用范围已覆盖华北油区各建设单位各层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通讯员吴双 孙汉雄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十四五”攻坚收官进入冲刺阶段,中原油田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锚定“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目标,推动一批智能化成果快速落地,老油田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数智新时代”。
“这个冬天,我们将应急演练从‘开卷式’向‘盲盒式’升级,在提升覆盖率的同时,让演练内容更贴合冬季生产。即便入冬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低温依旧是严峻的考验,有效的应急演练是控制风险的必要手段。”11月3日
近日,河南油田科研成果《南华北盆地谭庄-沈丘凹陷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斩获第35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5)二等奖。该成果首次系统论证了该凹陷形成大型页岩气田的地质可行性,明确了勘探方向、...
10月28日上午九点,在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面4-12-斜11井场上,以宗波为首的地质工程技术团队,采取“先洗后挤”的方式,利用高压水龙携药剂反复冲刷井筒,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该井的注水通道成功打...
“以‘加减乘’工作法为核心,从技术赋能做‘加法’,到隐患治理用‘减法’,再到教育培训施‘乘法’,每一步都瞄准管理效能与风险防控的关键点,确保安全环保管理覆盖生产全链条。”10月31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