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I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发布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2024人工智能(AI)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此次发布的十大趋势涵盖了AI共性技术、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具身智能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一是小数据和优质数据。大量的无效数据不仅消耗了计算资源,也给模型可靠训练带来挑战。小数据更注重数据的精度和相关性,从本质上减少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的依赖和不确定性,增强网络可靠性。建设多样性的数据集不仅能够从理论基础上支撑不同技术路线的AI发展,还为解决通用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二是人机对齐。只有AI的输出结果与人类价值观相符,才能确保AI模型的能力和行为与人类意图保持一致。仅依靠数据和算法并不足以实现人机对齐,还需要考虑行为是否符合人类的要求。

三是AI使用边界和伦理监督模型。当前AI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越发突出,建立一个AI监督模型框架尤为必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所有AI系统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遵循既定的原则,从而减少AI使用中产生的风险。

四是可解释性模型。提高可解释性,有助于减少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增强用户对AI系统的信任度,并促进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

五是规模定律。基于海量参数和训练数据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能够有效提高人机交互和推理能力,增强可完成任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规模定律不仅体现在语言模型上,也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验证。

六是全模态大模型。全模态大模型可处理和理解文本、图片、音频、数据表格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并根据任务需求生成多种类型的输出。例如引入通常用于捕捉三维空间信息的3D点云数据模态,对于机器人的导航和避障尤其重要。

七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利用AI技术进行实时的试验监测和调整,快速反馈试验结果,动态优化试验设计和假设。

八是具身小脑模型。具身智能小脑模型结合机器人本体结构与环境特性选择合理的模型控制算法,确保机器人完成高动态、高频的规划控制动作,使智能机器人更加满足现实世界的精细操作与实时控制需求。

九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实体人工智能系统是将具身智能赋能于物理世界中的实体对象,使传统设备能够突破其原有的功能限制,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操作。人形机器人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终极表现形态,它不仅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还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和行动,并有望在未来应用到更多复杂的工作场景中。

十是世界模拟器。世界模拟器能提供沉浸式的高仿真体验。在机器人领域,这种技术还可用于构建大规模、标准化的多模态机器人行为数据集,提高机器人本体设计、仿真训练和算法迁移的能力。

相关推荐

细数化工节能降碳好“帮手” ——第二届中部(郑州)化工技术装备与新材料博览会侧记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化工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步攀升,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已成为化工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华谊集团、贝克休斯共推工业数字化转型

6月23日,上海华谊集团与贝克休斯检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克休斯”)在上海举行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辽宁打造石化产业AI融合发展集群

日前,辽宁省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石油化工等领域重点打造8个人工智能(AI)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聚焦石化领域开展垂直大模型训练、应用、推广,打造一批...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油首台一体式智能焊材库投用

近日,寰球六建公司承建的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率先投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台一体式智能焊材库,厂区焊接材料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湖北开展数字化转型行业行活动

6月25日,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行活动——走进化工行业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宜昌站开幕。活动聚焦化工行业转型痛点,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展示与实地调...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化工数字化转型:如何打开新格局?

​6月17日-19日,2025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暨WOD世界制造业数字化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5-06-2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