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五章二十五条,旨在落实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办法》首次将非电消费系统性消纳纳入最低比重考核。其中明确,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是指能源用户消费的可再生能源在其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并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分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两类。其中,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种类。
《办法》解释了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完成情况核算的基本方法。非电利用统一采用热量进行核算,其中燃料燃烧热量采用燃料低位热值统计;对“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等综合利用”,要依据制氢氨醇等的用电量,采用发电煤耗法核算。
《办法》还提出,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行业发展和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情况,适时对重点用能行业的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进行监测、评价和考核,并明确过渡期限。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发布的《办法》拓展了可再生能源消费的促进范围,包括关注到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资源种类的开发潜力,以及强调各类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制冷、制备氢氨醇及燃料领域的直接应用。这对于可再生能源非电开发企业是重大机遇,将为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供热、地热以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等产业创造明确的市场需求,带动整个非电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