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管提出要求,明确16种安全评价报告失实和虚假认定情形。
安全评价报告失实情形认定
安全评价报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安全评价报告失实:
(一)安全现状评价或验收评价报告中,企业布局、工艺参数、周边环境与评价期间实际情况不符,影响评价结论的;
(二)重要区域、关键设备设施、主要物料和建(构)筑物、主要安全设施、重要的公辅设施、改(扩)建情况等遗漏或描写错误,影响评价结论的;
(三)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条款漏项、错误或使用已废止的法律、法规、标准,影响评价结论的;
(四)国家明令限制类、淘汰类工艺或设备未辨识或辨识有误,导致评价结论失实的;
(五)未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或出现严重偏差,影响评价结论的;
(六)存在不符合国家和行业强制性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项,评价报告漏项未做评价的;
(七)存在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报告漏项未做评价的;
(八)对策措施建议与被评价项目存在问题不符的;
(九)井工煤矿采掘工艺、露天煤矿采剥工艺未调查清楚的;
(十)金属非金属矿山相关文件和规程要求的主要定量计算分析缺失的。
安全评价报告虚假情形认定
安全评价报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安全评价报告虚假:
(一)故意伪造的;
(二)在周边环境、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装置、设备设施等重要内容上弄虚作假,导致与评价期间实际情况不符,影响评价结论的;
(三)隐瞒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及整改落实情况、主要灾害等级等情况,影响评价结论的;
(四)伪造、篡改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信息、数据、技术报告或者结论等内容,影响评价结论的;
(五)故意采用存疑的第三方证明材料、监测检验报告,影响评价结论的;
(六)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影响评价结论的情形。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将11种(类)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毒性的水污染物纳入名录。 《名录》收录了11种(类)化学物质,其中包括铊及铊化合物、氰....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以来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进展,并指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近日,在武汉海关所属武昌海关监管下,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价值21.3万元的光刻胶顺利通关进入仓库,将第一时间投入企业生产。这是湖北首批应用“白名单”管理制度快速验放的进口危险化学品。
6月20日,圣奥化学宣布对“SCI-MAN2030”可持续发展倡议进行全面升级。圣奥在原有智能制造(Smart)、清洁制造(Clean)、创新制造(Innovation)三大支柱基础上,新增责任制造....
6月25日下午, 上海市举行2025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能竞赛。作为本年度上海市"安全生产月"的重要活动之一,这场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安全理念的践行与传播。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金山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