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23日,“新质腐植酸:土壤健康与农业绿色发展大会”在河南新乡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集中在土壤板结、化肥利用率偏低、粮食单产待提升等方面,而腐植酸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优势。目前,业内为构建健康农业生产系统,正在积极推动腐植酸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升级。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腐植酸肥料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与合作社主动选择含腐植酸的肥料,市场认可度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含腐植酸尿素产量达到79.1万吨,同比增长29.2%。

据悉,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作为国内腐植酸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开发出了腐植酸尿素、腐植酸复合肥等系列产品,2024年产量达到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9.4%。不仅如此,心连心腐植酸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10%以上、增产8%~15%,显著改善了作物品质。
不仅如此,腐植酸的创新实践也为磷复肥行业打开了磷素高效利用与土壤健康协同的新路径。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指出,传统磷肥中大量磷素在当季被土壤固定,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土壤生态平衡。而腐植酸如同“土壤磷库的解锁钥匙”,既能通过络合、螯合作用减少磷素固定,将磷肥利用率推向新高度,又能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实现养肥与养地的双重价值。
“尽管腐植酸尿素推广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产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腐植酸尿素仅占全国尿素产量的1.18%,占全国农业尿素消费量的1.75%,业内在推广应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顾宗勤坦言。
“近年来,心连心推动腐植酸在尿素、复合肥、水溶肥及土壤改良中的规模化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被诸多因素困扰。”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希望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和种植主体协同发力,把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作为长期目标,推动腐植酸等有益物质参与耕地质量提升的系统工程中。二是期望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同攻关原料来源、活化技术、配方科学,以及精准施用技术,把实验室的成果快速安全地转化为高效稳定的田间效益。三是希望与地方农业部门、示范基地、农户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示范田、技术培训和数字化服务,把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呈现在广大种植区域,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绿色增效带来的实惠。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向行业呼吁:“新质腐植酸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产品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希望行业能够在腐植酸关键理念和行动上凝聚共识,在推动化肥产业转型和构建绿色农资体系上形成合力,让更多、更优的腐植酸惠农产品服务田间,福利万千农户。”
大会还发布了《新乡倡议》,号召全国行业同仁加强科技创新、规范行业标准、净化市场环境,将腐植酸产业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绿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此次会议由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协办,由心连心承办。
11月13日,津冀三地企联企协组织联合举办的“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发布2025京津冀百强企业与河北百强企业名单并对入围企业颁发了证书,多家石油化工领域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