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口井等着搬家,没办法,人手不够!”
4月1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林春保瞅着任务栏上饱满的工作量,搓着双手直犯愁。
“我去!”49岁的黄苏华主动请缨,负责SHB51CH井的搬迁安装及录井生产工作。
黄苏华是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轮台项目部的一名女录井队长。她有一股从来不服输的狠劲,无论是什么样的难事,抛到黄苏华这儿,她都能接住,是同事公认的特别能“扛事”的录井队长。
干录井队长,黄苏华好像是和命运聊好了似的。
1994年,在华东石油技工学校毕业后,18岁的黄苏华入职原中南石油局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地质录井公司,成为一名录井女工。
“别人会岩屑描述,我为啥不能?”“男的能当录井队长,我也一样能当!”黄苏华开始暗暗较劲。从此她更加用心,从岩屑采集、钻具记录一步步学起,跟随地质大班写随钻剖面,了解地层岩性特征,接触地层沉积理论,不懂的地方就向同事前辈们请教。
黄苏华对工作舍得下劲,从不惜力。捞砂、取心、描述、量钻具……一项项录井工作流程在反复实践中熟能生巧。
经过几年的磨练,黄苏华成长为录井地质师。由于表现出色,2004年被选送到郑州地校进修。2006年,麻利干练、技术过硬的黄苏华被提拔到队长的岗位,成为公司第一位女录井队长。
“女录井队长”这个身份对应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完成好工作,她拼了命地干,搬家安装、抬设备、架线、安装传感器……动作麻利干练的她一点也不逊色于男同胞。她还考取了安全资格证、起重机指挥证、井控证等6本资格证,成为现场安全管理的底气。
黄苏华认为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明后天的工作,今天要预先做好准备。她对小队现有标准、制度、流程进行归集、整合、优化,并从设备配置、人员管理、质量管理、5S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设定,每台设备、每项工具、每个砂样台、每包岩屑的摆放,都形成标准、明确细节、落实责任,构建“定标准、建机制、抓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她带的XN063录井队获得了“13连双优”的施工业绩。
“跟苏华干活,靠谱!”同事郭江丽对黄苏华赞赏有加。
奋战在录井一线,黄苏华的脚步先后踏上东北、湖北松滋油田、天津冀东油田。2009年她转战新疆塔河油田,在沙漠戈壁一呆就是14年。
“把每一口井都干好”,这是她对这身红工装的承诺。30年来,她累计干出70余口标杆井,这些井就像她的一个个孩子,各有各的脾气秉性。
2018年6月,黄苏华率队征战顺北5-8H井,这口井的脾气比较特殊,井漏、扭距异常频繁出现,黄苏华除了白天盯在现场,晚上也惦记着井上的施工情况。那些日子,不管凌晨几点,只要枕头边的手机震动一次,黄苏华就能立刻从睡眠模式切回工作状态。
作为录井队长,井场上的黄苏华,是将,也是兵。
2019年春节,沙漠里气温零下20℃,顺北5-8H井进入取心阶段,黄苏华和队员们提前准备好温水,为新鲜出炉的岩心清洗、搬运、整理、描述……全过程作业有条不紊、有序推进。最终收获连续取心3回次、心长16.45米、取心收获率88.73%的好成绩。
“在井上,都忘记自己是个女人了。”一场沙尘暴过后,拍拍红工衣上的尘土,黄苏华自嘲道。她数十年如一日般坚守在戈壁,手上添了老茧,鬓角多了风霜,“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都是她一路奋战的勋章。
4月16日,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实验室开放日”公益活动,来自高新区第二中学的学子们走进科研殿堂,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开启了一...
4月20日,中国石油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钛合金连续管试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石油集团在该领域产品的空白,标志着宝石管业在高端能源管材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深海、超深井及高腐蚀等苛刻油气资源开发...
春和景明,共襄盛会。4月23日,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暨全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陕西宝鸡举行。大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行业前沿成果,探讨产业发展...
4月22日,全球领先尼龙巨头恒申集团和循环材料领域领导者Ambercycle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旨在用纺织品再生材料替代原生聚酯和尼龙,重塑合成材料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降低碳排放,打...
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项目高级主任郭新宁,率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IMPA)师生及海僡集团、中非总商会代表一行46人,赴华昌化工、华昌能源开展社会实践与交流活动。郭新宁一行分别参观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