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将11种(类)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毒性的水污染物纳入名录。
《名录》收录了11种(类)化学物质,其中包括铊及铊化合物、氰化物(易释放氰化物)、五氯酚及五氯酚钠、苯、甲苯、硝基苯类物质(2,4-二硝基甲苯)、苯胺类物质(邻甲苯胺)、1,1-二氯乙烯、六氯丁二烯、多环芳烃类物质(包括:苯并[a]蒽、苯并[a]菲、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蒽、二苯并[a,h]蒽)和二噁英类物质(包括: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
从成分组成来看,有机物9种(类),重金属及无机化合物2类。从危害来看,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持久性和累积性,对水生生物具有2类以上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通过水环境接触可对人体产生2类以上的致癌、致突变或生殖毒性效应以及其他高危害特性。
2019年,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收录了10种(类)物质。至此,现已公布的《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共包括21种(类)物质。
排放《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公开有毒有害水污染物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九连九丰合作社的140亩花生示范田里,翠绿的秧苗正迎风摇曳,饱满的荚果悄然藏于土中,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徐徐铺展。这片充满希望的田地,正是新疆天业集团全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种...
8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下半年以来,兰州石化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持续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引导职工从细节入手,树立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以实际行动守护化工生产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