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9-31日,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工程公司、化工企业、专业设计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合成氨产业链核心装备及其配套企业的近80名代表齐聚湖北宜昌,共同出席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合成氨与硝酸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办的,以“谋划‘十五五’,双碳目标下合成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化工合成氨技术交流会议,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以推动合成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合成氨与硝酸设计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广增在会上致辞介绍说。“十四五”时期,合成氨行业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历经环保政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疫情冲击与国际环境复杂演变等多重考验,走出了一条从“触底调整”到“稳健回升”的转型之路。特别是自2022年起,随着行业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产能逐步恢复并快速增长,到2024年全国合成氨产能已达7712万吨/年,创历史新高。
吴广增指出,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合成氨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其高能耗特征也决定了行业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2024年6月联合印发的《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面完成改造或退出;到2030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显著提升。这为行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清晰路径。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合成氨行业绿色转型已从理念走向实践。今年6月,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成功首航,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7月,国家电投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年产18万吨绿氨,贯通“绿电—绿氢—绿氨”全链条。这些标志性进展,不仅验证了绿氨在航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更彰显了合成氨行业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战略价值。
吴广增指出,从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到助力化工、煤电、航运等行业降碳,绿氨正逐步展现出其在化工与能源领域的独特价值。随着可再生能源与化工耦合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政策的持续支持,绿氨有望在未来化工与能源产业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推动相关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快速发展,合成氨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为合成氨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合成氨行业也将迈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荣世立指出,探讨在“双碳”目标这一时代命题下,我国合成氨行业如何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征程。这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行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合成氨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撑工业体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
“碳达峰、碳中和”,即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化工行业,特别是像合成氨这样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料和燃料的传统产业,无疑站在了转型变革的风口浪尖。绿色低碳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甚至是“生存题”。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合成氨行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
合成氨作为一个传统工业领域,无烟煤、焦炭等是主要原料和燃料,碳排放强度高,原料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转型任务艰巨。能效水平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步伐缓慢。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荣世立指出,面对挑战,全行业必须坚定信心,找准方向,系统推进。首先要优化原料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大力发展“绿氢”合成氨,这是实现合成氨零碳生产的终极路径之一。
二要调整产品结构,拓展绿氨市场应用。合成氨不仅是化肥原料,也是潜在的能源载体和氢能储运介质。 积极探索拓展“能源氨”市场,前瞻性布局氨作为无碳燃料在发电、船舶动力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和市场培育。利用氨易于储运的特性,发展“氨-氢”能源体系,为氢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三要加快构建绿色标准认证体系。推动建立“绿色氨”、“低碳氨”的核算方法、产品标准和认证标识体系,打通绿色产品的市场通道,体现环境价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利用碳定价机制促进企业减排。探索建立行业内的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机制。
四要坚持节能优先,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其次,是促进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设计企业联合开发;第三,是设计企业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工程转化,有效推进产业升级。
宜化集团新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雨指出,合成氨工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宜化集团作为我国合成氨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多年来,始终扎根化工主业,在合成氨相关产业领域进行持续探索与实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企业正积极拥抱变革,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
王雨介绍说,宜化集团坚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探索应用先进煤气化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宜化集团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安全环保管控,力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王雨指出,合成氨行业发展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二是合成氨行业协会的精心组织,三是行业各位专家、同仁的智力支撑和携手共进,正是这三股力量的汇聚,推动着中国合成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十五五”时期将至,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合成氨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重大机遇。王雨认为要坚持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合成氨行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迈进。同时,也要加强协作,打破行业壁垒,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10月30日,2025中国(乌海)第四届BDO及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乌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国BDO(1,4-丁二醇)产业面临市场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新增产能不断涌现等挑战...
中化新网讯10月31日上午,载运6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格拉斯哥”号LNG运输船缓缓靠泊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码头,随即开始启动接卸作业,后续将根据区域用能需求输送至各地,为冬季能源供应备足“底气”。这....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传统油气巨头的业绩承压,另一面则是氟化工等细分领域企业的利润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10月31日,A股主要石油化...
10月31日,在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内的中科可蓝工程项目现场,中科可蓝年产3.3万吨全自然域生物可降解材料(PDA)项目一期结构封顶暨装备入场仪式举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领导,乌海市区各....
10月30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一批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