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随着最后一组产品分析数据显示全项指标合格,全球规模最大的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这是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首套投产的主体装置,标志着项目迈入新阶段。
该装置采用昆仑工程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凭借分子级别的精准调控能力,将柴油分离为优质烯烃原料和芳烃原料,从源头缓解“油多化少”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柔性生产目标,推动炼化产业链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深度转型。
“整套工艺集成吸附、抽余液回收、解吸剂提纯、产品精制四大核心单元,在低温、低压、多介质耦合的复杂工况下,仍能实现运行连续化、操作智能化、产品优质化,可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严苛需求。”昆仑工程公司石油化工专业副总工程师黄丙耀说。
该装置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产出的吸附非芳烃可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的优质进料,吸附芳烃则用于增产石脑油、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经测算,其原料综合利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以上,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炼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与抗风险能力,为一体化项目的物料平衡与高效运转奠定了基础。
开工过程中,装置团队通过建立工艺模拟模型、系统分析、反复试验等举措,攻克了“吸附剂活化温度控制”“热解吸剂循环流量调节”等8项操作技术难题。
“为最大程度压缩开工周期,我们创新采用吸附塔与预吸附塔同步充液的模式,同时通过提高热解吸剂循环流量,有效缩短吸附剂与预吸附剂的干燥脱水时长;在吸附塔投用阶段,更是同步推进系统参数调整与取样分析,让各环节高效衔接。”广西石化炼油三部二级工程师谭晓武介绍道。
凭借这些创新实践,团队仅用14天便打通了全流程,不仅成功实现200万吨级的技术跨越,更刷新了同类型装置的开工速度纪录。
据悉,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也是中国石油“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占地4400多亩,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14套化工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吸附脱芳等2套炼油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储运和辅助生产设施。
中化新网讯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代表华为发布了多项超节点和集群产品,并发表了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
9月16日至18日,记者在四川乐山举办的2025中国(乐山)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乐山正依托丰富的岩盐矿、磷矿、萤石矿、天然气等资源,以五通桥化工园区、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为主要承载区,聚力...
近日,广西发布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将广西打造成面向东盟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北部湾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
中化新网讯9月16日下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禹保卫深入己内酰胺车间开展现场办公,针对车间绿色化改造收尾阶段的难点问题现场协调、精准破题,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
9月17日,广东天承化学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此次动工的项目位于珠海经开区精细化工区化联三路东南侧,占地面积约2.5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年产3万吨高端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