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行业亟待破除“内卷式”竞争

中化新网讯 9月17-19日,第三十三届全国尿素厂技术交流年会在辽宁大连举办。会议邀请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行业专家、技术单位到会并作报告演讲,分享当前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行业节能降耗技术、环保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共话行业高质量发展。

QQ20250923-102802.png

全国化肥工业信息总站站长范旭文主持会议时介绍说,2024年我国氮肥产能和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合成氨、尿素总量延续上年增长走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合成氨产能为7712万吨,比上年增长4%,产量为7319.5万吨,增幅高达8.2%;氮肥产量4921.8万吨(折纯氮),比上年增加8.7%;尿素产能为6919万吨,比上年增长2.9%,产量为6723.7万吨,增幅为6.9%。合成氨、氮肥总量已创历史新高。2025年合成氨、氮肥、尿素产量仍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国合成氨产量1898.6万吨,同比增长6%;氮肥产量1307.7万吨(折纯氮),同比增长8.3%;尿素产量1762.4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7.2%。合成氨、氮肥、尿素产量增幅均处于较高水平。

范旭文指出,氮肥行业是亟待破除“内卷式”竞争的重点行业,2024年以来氮肥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空间受损甚至亏损,应充分引起重视。而2025年又是合成氨、尿素新增产能集中投产的一年,预计将有610万吨合成氨、660万吨尿素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全行业要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坚决遏制低效重复建设,推动行业供需格局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迈进。

大连金重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才红广指出,尿素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在行业专家翘楚孜孜以求、持续精进的努力下,我国尿素行业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大连松海石化检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吉庭在会上分享了国产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研发历程。这一突破的背后,离不开大连松海在行业超过30年的持续深耕。作为在氮肥高压容器现场维修改造领域市场占有率约90%的行业领军企业,将不断创新作为自身责任。从最初专注于氮肥高压容器的维修改造,到为解决“卡脖子”难题而投身材料研发,企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此次三方合作成功打破了我国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长达40多年的进口依赖局面,目前各类板材、换热管、管材、棒材、锻件及管件等产品,已批量应用于近30家化肥装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程应用效果,实现了国产化的良好开端。

姜吉庭介绍说,由大连松海、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SH010(25-22-2)和SH020(316Lmod)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近日通过了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为保证材料质量稳定,保护市场供需稳定,规避市场无序竞争,企业合作共建了产业链一条龙服务供应机制,抚顺特钢和中兴装备“两头在外”专心搞制造,大连松海前接订单后保直供终身服务,中间代理客户履行三方监检职责,维护客户利益,三家企业以品牌战略赢得客户信赖,为提升全国尿素装置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连金重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大龙介绍说,大连金重是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发祥地和重要骨干企业。公司深耕石化装备领域八十余载,为我国年产10万—70万吨合成氨、年产1万5—120万吨尿素装置提供了560余台套核心高压设备,参与制修订了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创造了100多项“中国第一”,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整体并入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后,公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投资10.86亿元完成整体搬迁升级改造,晋级成为国内重型、特大型石化、煤化工高端装备一流研制基地。重组三年来,大连金重营收累计增长119%,减亏增盈2.4亿元,实现了逆势“超常规”发展的新突破,规模能级、运行质效、整体实力跃上新台阶。

合肥瑞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献指出,造粒塔尿素粉尘拖尾长期以来是生产厂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水洗工艺而言,尿素粉尘和氨经过洗涤以后,达到了环保的要求,但是在水洗过程中,水、尿素粉尘、氨在吸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水蒸气及气溶胶,这些水蒸汽及汽溶胶随着造粒塔排放气体飘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直观上的感觉是粉尘处理不太理想,为破解这一难题,瑞鑫化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对多家粉尘回收装置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汽溶胶产生的原因,找到了解决治理汽溶胶飘浮的办法,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对造粒塔粉尘回收装置再次进行了优化组合,总结出了湿法除尘的第三代技术,使造粒塔排放尾气中的氨和粉尘含量均有小于20mg/m³,大大的降低了尿素造粒塔排放气体的拖尾现象,该技术已经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湖北三宁化工、安徽泉盛化工、山西喜丰航化工进行了应用,取得了非常好效果,造粒塔尾气拖尾大大降低,排放气中的粉尘及氨含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列在会上介绍了该公司开发的尿素造粒尾气多效治理系统——流化床造粒智净双擎技术,其特点是治污方面,排放不带液尘氨醛超净;能耗方面,节电、节水降耗;盈利方面,可以回收大量粉尘,年创利千万,生产方面,能减轻造粒机堆料,延长连续运行时间。

据北京达立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四仿介绍,近年来大颗粒尿素之所以受到重视,皆因其三大特性:一是颗粒硬度高,不易吸潮结块,适合长距离运输和远洋出口运输及长期储存。二是颗粒大、溶解速度慢,能减少氮流失从而延长肥效,有效减轻土壤酸化。三是成品粉尘含量极低、流动性好,在工业用途上可作为烟气脱硝剂等,该工艺生产的大颗粒产品后续可以加工成各种功能性尿素和缓释尿素,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北京达立科公司以转鼓流化床大颗粒造粒技术为核心支点,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市场开拓,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氮钾复合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硫铵尿素等新型肥料生产,开辟了差异化竞争赛道。

相关推荐

识变、应变、求变——BDO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0月30日,2025中国(乌海)第四届BDO及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乌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国BDO(1,4-丁二醇)产业面临市场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新增产能不断涌现等挑战...

2025-11-03     中化新网

天津港首艘冬季保供LNG船舶通关接卸

中化新网讯10月31日上午,载运6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格拉斯哥”号LNG运输船缓缓靠泊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码头,随即开始启动接卸作业,后续将根据区域用能需求输送至各地,为冬季能源供应备足“底气”。这....

2025-11-03     中化新网

上市化企三季报密集发布,透露哪些信号?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传统油气巨头的业绩承压,另一面则是氟化工等细分领域企业的利润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10月31日,A股主要石油化...

2025-11-03     中国石油和化工

中科可蓝乌海PDA项目一期工程封顶

10月31日,在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内的中科可蓝工程项目现场,中科可蓝年产3.3万吨全自然域生物可降解材料(PDA)项目一期结构封顶暨装备入场仪式举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领导,乌海市区各....

2025-11-03     中化新网

业界研讨合成氨行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9-31日,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工程公司、化工企业、专业设计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合成氨产业链核心装备及其配套企业的近80名代表齐聚湖北宜昌,共同出席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2025-11-03     中化新网

一批化企入围湖北企业“三项100强”

10月30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一批化工...

2025-10-31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