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日前,山东省德州市举办高端化工产业协作对接暨路演推介会,德州5个化工产业园(临邑化工产业园、乐陵化工产业园、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禹城化工产业园、平原化工产业园),以及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企业依次登台,展示了自身在化工产业链及碳材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发展规划。
会上,10家企业签订产业协作协议,将在绿色农化、新农药、危废综合利用、防水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德州化工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共赢”。
“化工产业是德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德州5个化工园区坚持错位发展,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双提’的转型突破,产业营收连续3年增长,有力发挥了经济压舱石作用。”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端化工产业链链长张泽中为德州化工产业勾勒出一幅清晰“画像”。
错位打造产业生态圈
德州5个化工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1.5平方千米,入园企业107家,202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市化工产业的57%和72%。每个园区确定2至3条主导产业链,走高端化、差异化路线,打造产业生态圈,实现从“物理聚集”到“化学聚合”,提升区域产业影响力。
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依托合成气平台,重点发展储能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尼龙高端材料和电子化学品。临邑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石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打造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的材料产业集群。平原化工产业园重点打造绿色农化、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乐陵化工产业园重点打造医药和化工材料两大产业,规划产品主要有高端发酵原料药、生物制品及创新药物、药用硫酸软骨素钠和氯化聚烯烃、季戊四醇等化工材料相关产品。禹城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特种助剂,主要有医美药关键原料、高端医药、量子点材料、聚羧酸减水剂、高端香料等。
如今,德州化工产业涉及石油、煤、盐、精细化工4个细分领域,可生产近千种产品,二甲基甲酰胺等5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山梨酸钾等20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领跑全国。全市化工行业有9个国家级、75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个国家级、20个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大中小、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德州市化工新材料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
园区承载能力提档升级
前不久,山东省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复核组对德州化工园区进行现场复核,5个化工产业园均取得优异成绩,全部达到良好级别。
德州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办公室主任、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表示,化工园区不仅是化工企业的“物理聚集地”,更是推动产业从“分散粗放”向“集约高效”“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德州化工产业锚定“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园区优化提升、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推进化工产业延链扩群,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5个化工园区不断完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公共管廊、特勤消防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当前园区土地利用率约68%,还可以通过扩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各个园区持续强载体、优企业、抓项目、育生态,推动化工产业“多进提质”。今年以来共招引化工项目13个、总投资39.5亿元,23个省、市级重点项目中19个已开工。
龙头带动形成协同效应
华鲁恒升、恒源碳材料等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带动园区内和省内外周边企业延链聚合、集群发展,打造了互联共生、创新活跃的产业生态。
华鲁恒升通过竞价购得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5万吨合成氨、年产75万吨尿素指标,计划在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建设氨合成尿素产能置换项目,通过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全国合成氨、尿素行业能效指标领跑者地位,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而在阳煤平原产能退出后,平原化工产业园的发展重心转向精细化工。园区负责人在路演中介绍:“我们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以高端复合肥产业为支柱、医药及中间体产业与化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并进的集群发展格局。”
医药产业是乐陵化工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之一。园区依托安舜制药、丰源生物等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医药化工产业集聚起势攻坚行动,打造乐陵医药超级工厂,通过“1+N”的共享车间和配套,打通覆盖医药行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条,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园区为载体的县域医药产业垂直新生态。“虽然乐陵医药超级工厂还未投用,但已经签下多个项目,一些本地的原料药企业,也准备延长链条,向下游拓展。”乐陵化工产业园协调服务中心主任顾鹏说。
“聚力实现‘千亿元集群’发展目标,坚持高端、智能、绿色、集群发展,做足增量、遏制减量、应对变量,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孙洪魁表示,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市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规上企业数量双双增长50%的奋斗目标,将德州打造成全省精细化工融合发展基地。
在长江经济带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交汇处,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汨罗高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清晰的产业定位,正逐步成长为我国中南地区高分子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的重要承载平台。
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中部片区)由互联宝地·滨江园与互联宝地·启园组成,是上海市首个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也是宝山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南北转型”的核心载体。
为落实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发展“中试+研发+孵化+基金+场景”的“中试+”生态,近日,成都高新区“双向走进中试平台”系列活动之一——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10月24日,吉林经开区联合吉林化工大学举办战略合作推进暨校企人才供需会。会上,吉林经开区26家重点规上企业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领域,提供213个岗位需求,与1200余名学生开展面对面招聘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