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位于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的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场平、强夯、详勘等刚刚完成后厂前区土建工程即将开工。这个项目2027年底建成投产后,位于关中腹地兴平市的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化”)相关生产装置将有序关停,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创新、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兴化将以全新姿态续写新的壮美华章。
图为兴化公司全景
依秦岭之顾佑,享渭水之流滋,沐汉风唐韵,写“珍珠”传奇。今年迎来建厂60周年的陕西兴化,几代人矢志不移自强不息,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做强做大和创新发展的风雨历程。
初心如炬 因化而生
60年前的那个夏天,一场大会战的号角在三秦大地吹响。来自祖国各地的化工技术精英和建设强兵以振兴民族化工为荣,聚集关中腹地、渭河岸边,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建设兴平化肥厂。
图为1965年兴平化肥厂开工建设
兴化是我国打破国际封锁从意大利引进的第一套以重油为原料加压气化生产合成氨、硝酸铵的中型化工企业,但因当时国家外汇储备有限,兴化仅用了重油加压气化及净化“半套”装置,其余合成氨、硝酸、硝酸铵装置都采用国产化技术。按照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布局,同时建设了一些军工科研和国防航天项目,使兴化从肇始就植入了特殊地位和责任担当的基因。其中被命名为“741”(后称“908”)和羰基铁粉系列产品在当时都是国内独家生产的,在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1968年8月,兴平化肥厂一期项目建成转入试车生产。但由于对进口装置和工艺技术不熟悉,加上“文革”干扰,从试车到投产用了近两年时间。“出氨啦!”1970年6月18日,随着一位技术工人情不自禁地喊出,兴化终于产出了合格的合成氨产品。整个化肥厂沸腾了,多少人喜极而泣。
图为1976年,兴化青年突击队在造气现场开挖地基
经过艰难探索和不懈努力,兴化终于突破了“以氧定产”的难关,进入稳定生产运行阶段,合成氨和硝酸铵产量连续增长。至1979年,合成氨、硝酸铵年产量分别达到40166吨和77820吨。
近学兴化 改革先锋
彼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整个中国,兴化也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模式,先后开展了企业管理整顿验收和“三创”(创建“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六好企业”)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并逐渐在陕西省石化系统崭露头角。
图为1987年,时任厂长代表兴化与政府签订首轮承包合同
1987年,是兴化发展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通过内部改革、划小搞活、分灶吃饭,企业活力显著增强,成为陕西省第一批推行承包经营的厂长负责制试点企业,产品产量、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兴化终于迎来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让兴化人扬眉吐气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上世纪80年代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通过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模式引发了一场全国工业界的“学吉化”热潮。兴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样子”为“学根本”,并结合自身实际创立了“兴化现场管理法”,通过全面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图为1990年,兴化现场管理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全省“学吉化”排头兵
1990年,兴化盈利首次突破2000万元,企业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持续投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效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改善了设备状况,消除了安全隐患,综合实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升。这时的兴化已经成为化工行业的一颗新星。为此,陕西省政府在全省工业企业中提出了“远学吉化,近学兴化”的号召,全省化工企业纷纷来兴化学习取经,兴化成为陕西工业企业管理的一面旗帜。“严细实快”“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记录仿宋化”等许多理念和做法一直保留至今。
1996年,兴化以挖掘内涵为主、滚动发展的模式日渐成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滚动发展、做强做大,为老国企技改发展创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1997年8月,兴平化肥厂整体改制为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以优质资产和核心技术控股组建了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正当生产经营持续增长、改革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关键时期,1998年1月6日深夜,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兴化发生了硝酸铵装置爆炸事故。在这次重大的非责任事故面前,兴化人没有倒下,干部职工众志成城、背水一战,仅用50天就恢复了受损严重的生产装置,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
图为1999年12月,兴化二期硝铵恢复改造工程
在恢复重建中,兴化引进代表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K-T技术,新建了二期硝酸铵生产线,不仅系统重建、规模扩大,而且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珍珠闪耀 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兴化积极拓展“多元并举,自我扩张”的新思路,在发展理念和融资途径上开始新的探索,谋求涅槃重生。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整体工艺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通过外引内联,探索多种所有制合作形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主导产品“珍珠”牌硝酸铵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陕西省著名商标”“全国消费者满意商标”等称号,在国内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兴化硝酸铵年产能达3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最大的硝酸铵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2006年6月,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兴化整体划转延长石油集团,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动力、厚植优势。
图为2007年1月26日,兴化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十年磨一剑。2007年1月26日,“兴化股份”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西北地区首家IPO上市公司,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图为2011年,兴化节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2011年,总投资58亿元的兴化节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年产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甲醇、30万吨纯碱、30万吨氯化铵、10万吨甲胺/DMF的新装置在兴化拔地而起。至此,兴化成功进军煤化工领域,产品结构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军品民品兼备、工业农业互补、煤气两路资源保障的产业发展格局。
图为2017年1月,全球首套年产10万吨年煤基乙醇科技示范项目在兴化一次投料成功
在实现体量规模增长的同时,在延长石油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兴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1月,延长石油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10万吨/年煤制乙醇示范项目在兴化建成投产,探索出了非粮食路线生产乙醇的新途径,奠定了我国煤制乙醇技术及工业化的国际领先地位。2023年2月,兴化股份通过资本运作控股收购了拥有50万吨/年煤制乙醇工业化装置的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在煤制乙醇新赛道的领跑优势。
转型升级 时代担当
地处汾渭平原、关中盆地的咸阳兴平,与关中城市群一样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在国家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被明确为重点治理区域。面对陕西省实施的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以及企业周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兴化搬迁改造被提上议事日程。2023年以来,按照陕西省关于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要求,兴化以国有企业的时代担当主动作为,统筹谋划推进现有装置节能改造、异地搬迁和转型升级。2024年7月,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正式获批,8月项目主体——陕西延长石油兴化榆神化工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图为2025年4月18日兴化异地搬迁项目开工
按照“统筹规划、先立后破,科技引领、绿色智能,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思路,兴化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占地1586亩,总投资79.8亿元,主要建设50万吨/年合成氨、86万吨/年硝酸铵、50万吨/年硝基复合肥及3万吨/年高纯电子化学品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公辅设施。2025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以来,兴化榆神公司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已完成场平、试夯、强夯、详勘等工作,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近千万立方米,实施强夯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截至8月底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5.75%。
该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兴化在硝酸铵行业的国内头部地位,同时填补陕西省内硝基复合肥产品空白。2027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利税总额7.7亿元,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并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以数智化为驱动,以强链补链为目标,达到国内领先的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本质安全的高效智慧化工企业。
图为兴化公司夜景
六十年岁月如歌,一甲子沧海桑田。栉风沐雨、自强不息的兴化人,秉承陕西朴实厚重的文化底蕴,践行延长石油“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正以坚定步伐迈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个崭新的兴化将续写新的传奇。
(图片由企业提供)
2025年9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RubberTechChina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圣奥化学携新老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 创新产品齐亮相...
“3号选手排除故障用时最短,操作精准度满分!”随着裁判的宣布,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汇合)2025年仪表技能竞赛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在紧张激烈的实操环节中,参赛职工全神贯注调试压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女职工爱国爱企情怀,国庆节前夕,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四大队工会组织开展“非遗织梦·她力量”国庆节非遗手作主题活动,活动邀
“二段炉温度终于上来了,点火成功!”8月19日凌晨,潞安化工集团精细化学品公司合成氨车间操作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曲线突破临界点,车间副主任温振民长舒一口气,摘下早已被汗...
9月15日至16日,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委托专业联合检查组对潞安化机ASME质量体系进行了U、U2的换证审核。潞安化机总经理李广民、总工程师仙运昌出席首末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