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破解高含硫净化装置“卡脖子”难题

为胺液系统找到“中国配方”

中化新网讯 11月25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第六联合装置现场,净化二车间运行二班两名职工正在利用阻泡剂加注系统,对胺液系统加注阻泡剂。他们所使用的阻泡剂就是由该厂研发团队应用标准化实验平台和“国内—国际”双轨评价体系优选出来的国产消泡剂,于今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这就像为胺液系统找到了专属的‘中国配方’,让装置运行更加稳定高效。”该厂技术专家黄小林如此形容此项突破。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是保障清洁能源安全供应的关键技术环节。作为国内首个百亿立方米级高含硫天然气处理基地,该厂采用胺液法脱硫工艺处理含硫化氢、二氧化碳及有机硫的复杂原料气,胺液循环系统在长期运行中面临严重发泡问题,导致脱硫塔拦液频发、闪蒸气量异常升高,直接影响装置安全性与处理效率。此前,该厂依赖进口消泡剂维持系统稳定,不仅成本高昂,更棘手的是,随着气田开发的深入,天然气气质日趋复杂,进口消泡剂还存在适应性下降、配伍性不足等问题。

面对这一“卡脖子”难题,该厂技术团队创新构建了标准化实验平台和独特的“国内—国际”双轨评价体系。

研发团队成员刘怀旭介绍:“我们模拟了高温90℃、FeS杂质干扰等极端工况,建立了四维评价模型,这在国内外均属首创。”

经过大量实验比对,团队最终优选出适配MDEA溶液的国产消泡剂。该消泡剂在仅1.7ppm的超低剂量下,就能将泡沫高度控制在5-10毫米以内,消泡时间缩短至1-2秒,性能表现超越进口产品18%。

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丁鸿深切体会到这一创新带来的改变:“胺液发泡问题就像装置得了‘感冒鼻塞’,现在我们使用国产消泡剂,装置拦液频次降低了50%以上。”除了显著提升运行稳定性,该技术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综合成本降低96万元。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团队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推动国家标准GB/T 26527-2024的修订完善。“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解决了自身问题,更为全球同类装置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项目负责人彭传波自豪地表示。

这项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含硫天然气净化领域实现了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从标准追随到规则制定的重要转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

大沽化工成功研发打火机专用新材料 打破国外技术主导

 11月25日,近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企业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沽化工)成功开发出AS-115打火机专用树脂,实现了该产品在耐热性与加工适用性方面的显著提升,为下...

2025-11-26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科学家精神闪耀天大舞台

11月23~24日,大型原创话剧《侯德榜》于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公演,以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引领广大师生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本次演出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

2025-11-25     中化新网

龙佰集团喜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桂冠

近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2025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凭借扎实技术功底与创新实践能力,龙佰集团“基于TRIZ理论高耐候氯化法涂料级钛白粉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喜得桂冠,实现河南省此创新赛事一等奖“...

2025-11-24     河南石化新闻

低温热耦合甲醇精馏装置通过考核

  11月11日至14日,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低温热耦合甲醇精馏装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