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与塑料循环科普教育丛书发布

中化新网讯 715日,由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以“塑·造循环 ·索新生”为主题的《碳中和与塑料循环科普教育丛书》在北京发布。

微信图片_20250717104257.jpg

据介绍,该丛书共10册,从塑料文明史、塑料分类,到不同塑料的回收循环路径,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普知识链条。目前,已出版7个分册,分别为《认识塑料“大家族”》《塑料的前世今生》《一个塑料瓶的循环之旅》《走近可降解塑料》《一个牛奶盒的循环之旅》《2.5℃升温》《一个塑料餐盒的循环之旅》。

该丛书主编、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表示,该丛书整合政策、技术、教育资源,为全民行动提供行动指南。PET、PS、PVC等专业术语在丛书中化身为有趣的家族角色,帮助小读者掌握其性质特点及应用范围,让环保意识深耕于小读者的心中。并以常见塑料制品的视角,生动介绍“牛奶喝牛牛”“塑料瓶平平”“可降解塑料黛黛”等主人公的奇妙之旅,传递“不是拒绝所有塑料,而是让每一份塑料都找到循环归途”的环保理念。

“全球塑料年产量超过4亿吨,只有不到10%被回收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实现塑料循环利用,推动塑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白桦表示,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激发更多读者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塑料循环与碳中和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行动。未来,中国石化出版社将致力于出版更多优秀科普读物,尤其是聚焦“双碳”环保主题的系列丛书,助力“减塑、低碳、循环”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生活中有很多塑料制品,它们的触感不太一样,比如垃圾袋摸起来软软的,矿泉水瓶硬硬的,小零食包装袋摸起来哗啦啦响,这是为什么呢?”互动环节,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高级专家高永平回答了现场小朋友们提出的疑问,宣传了塑料知识,分享中石化在塑料循环领域的实践成果。

活动现场,杜欢政等嘉宾将废弃塑料再生的碎片拼在一块,拼出丛书封面,标志着丛书正式面世。随后,现场嘉宾与读者们共同许下与塑料循环的约定,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环保承诺,装入可降解塑料胶囊,封入土壤封存箱,让其自然降解。

相关推荐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成果获陕西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25-09-18     陕西石化新闻

陕鼓动力荣膺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5年第三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长时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创新成果,荣获2025年“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2025-09-18     陕西石化新闻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

2025-09-18     中化新网

聚硫醚树脂镜片,为何比PC更舒适、清晰?

热固型树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凭借优异的应力释放能力,在保持镜片高透明度与耐冲击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因内应力引起的视觉干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

2025-09-18     绿色化工

中国化学天津中试基地四大成果引关注

  9月17日,中国化学天津中试基地以开放创新模式亮相上海国际化工展,多项中试成果广受关注。该中试基地位于国内最大的化工中试基地集聚区天津南港工业园(园内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试基地),创新生态优势明显。....

2025-09-17     中化新网

硫化氢排放困境:合成的既轻又薄眼镜材料全部进口

  世界上既轻又薄的眼镜镜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视为高端、优质眼镜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来自排放的硫化氢,而作为硫化氢排放大国,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并不能...

2025-09-17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