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4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化工新材料“十五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专家座谈会在重庆长寿召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产业链供应链仍有不少“卡点”“堵点”,期待专家、学者们围绕《指南》,对化工新材料“十五五”发展开展富有成效的研讨,为国家和行业梳理出“十五五”期间解决卡脖子技术、关键单体、关键装备的具体清单。联合会将做好政府和企业、研究院所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卜新平介绍了《指南》编制的进展和思路,并分别从国家战略、行业“十四五”的发展回顾出发,介绍了“十四五”期间行业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五五”期间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与重点任务。
来自国内化工新材料领域顶尖院所院校、生产制造企业和行业协会的40余位权威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并围绕《指南》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化毅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并不高,但是产品的附加值非常高,希望在“十五五”期间进行重点攻关;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张丽强调“十五五”期间装备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指出膜材料的前沿技术有两大重要发展方向,一是智能响应膜,二是仿生结构的渗透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白晨曦研究员提出,“十五五”期间应重点发展橡胶领域的生物基原料以及特种产品。
北京化工大学赵旭辉副教授建议,补充附加值高的极端材料,包括极地考察、深海探测相关产品等;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武德珍表示,纤维材料的发展未来需要更注重应用推广;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彭涛针对纤维材料的发展指出,未来一是要加强高性能化,二是要提高生产设施和装备的AI应用,实现智能化。
深圳大学讲席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徐坚主持了本次会议。他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装备的背后是先进制造,先进制造的基础则是先进材料,材料强则先进制造强。“希望《指南》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够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为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徐坚说。
据了解,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将收集和整理专家们的意见,对《指南》进行修改和完善,做好《指南》与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衔接。
绿色氢氨醇产业是新能源领域公认的“潜力股”。“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氢氨醇试点项目不断涌现;“十五五”期间,“潜力股”如何“见真章”?
轻烃、芳烃是石化工业的“血脉”与“基石”。近年来,我国轻烃、芳烃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产能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产业链安全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行业也正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
近日,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十四五”前四年,该省能源供给向多元绿色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