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全链大账” 织密“能源天网”——中国石油东部成品油产业链一体化协同透视   

  金秋九月,东北炼厂输油管道昼夜奔涌,江南码头油轮有序装卸……笔者走进中国石油东部市场,实地探访这里的“公铁水管”四维能源网络,了解该公司成品油产业链打破壁垒、织密网络的举措。

  “链盟”机制带来“同频共振”

  9月28日8时,东北销售公司综合营运指挥中心巨幅调度大屏准时亮起,东部13家炼厂、22家销售企业的产销数据实时更新。依托东部产业链“链盟”机制,这张“能源热力图”让每一笔订单、每一批油品的流向都实现了精准追溯。

  作为我国成品油的核心产销区,东部地区资源高度集中、市场竞争激烈,且“北部炼厂产能集中、东南沿海需求旺盛”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从2020年起,东部产销企业打破管理壁垒,创新构建“链盟”机制,以“日对接、周碰头、月总结、季走访、年座谈”五位一体沟通模式为纽带,将炼厂与省区销售企业紧密连接,让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真正“同频共振”。现如今,依托实时流动的综合营运平台实现产销数据——炼厂能精准预判下游用油峰谷,动态调整生产结构;销售企业能清晰掌握炼厂生产节奏,提前规划备货。

  “依托东北销售的数据分析,我们优化汽柴油生产结构,今年的产调率达到了100%。”辽阳石化公司营销调运部副主任翁兵介绍了协同机制的实效。截至目前,东部炼厂今年交货计划兑现率、省区销售企业配置计划完成率双双实现100%,各炼厂连续2年保持高负荷安全稳定运行。

  抚锦郑管道的全线贯通,更为“北油南运”按下“加速键”。东北销售与西北销售携手国家管网将抚锦郑管道与兰郑长管道无缝连通,在中原地区织就更广的供应网络。截至目前,已累计输油超300万吨。“以往油品运到湖南近1个月,现在10天就能到达,吨油运费节省百元。”湖南销售仓储调运部经理李中伟称赞道。

  物流网络实现“全域畅通”

  “以前江西油品从华北石化走铁路,现在改走海铁联运,一年运费节省5000多万元。”东北销售广州分公司副经理顾飞自豪的话语,源于中国石油对东部物流网络重构升级。

  手握2.4万余条基础配送路径,东北销售创新开发出超百种跨区域运输组合模式,破解资源与需求的空间错配难题。

  在华南地区,惠州港海铁联运通道成为优化样本。此前,广东韶关及江西、湖南部分地区远离主营炼厂依赖华北石化铁路供油,运距达1700公里,保供压力大。东北销售联合多省销售企业探索“北部炼厂—海运至惠州油库—铁路分拨”新模式,不仅每年减少运费超5000万元,还将油品周转时间压缩了35%,吨油运费节省了110元。

  在长江经济带,“海进江”业务让内河油驳变身“水上列车”。针对重庆、湖南、湖北等地的物流组织难题,东北销售依托南京三江口油库,联动安徽芜湖三山、江西九江油库,串联“五省一市”共享仓储资源。截至目前,沿江共享库今年累计发运油品13万吨,节约物流与仓储费用近510万元。

  公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同样充满智慧。在东北销售辽宁区域分公司调度中心,智能线路覆盖全省6家炼厂、10座油库、1000多座加油站,最优路径占比超过90%;针对内蒙古1300余座加油站分布分散的特点,构建“跨省联动+库存共享”模式,将黑龙江讷河等油库纳入内蒙古东部调度体系,迂回运输量减少30%。

  “区域算小账”变为“全链算大账”

  “只有紧盯库存数据与国际油价曲线,做好套期保值研判,才能为产业链平稳运行保驾护航。”9月24日,东北销售东部调度指挥中心套期保值团队研判的场景,正是东部全产业链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效增价值”的生动写照。

  以“全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该公司推动经营逻辑从“区域算小账”向“全链算大账”深度转变。

  各产销企业让数据成为“导航仪”。推进氢能营销时,营销专班每日跟踪供需、运输等信息,将销量目标拆解为可量化的效益指标;财务团队延伸服务链条,平衡资源、市场与成本间的关系,引导资源向高效区域聚集。

  产品结构优化打开增值空间。东部产业链聚焦航煤、低凝点柴油、高标号汽油等高效产品,构建“公司—专业线—区域”三级营销体系;针对吉林石化转型升级后柴油产量下降的情况,提前4个月联动其他炼厂收储负35号车用柴油超14万吨;在高标号汽油领域,通过产销匹配优化,高标号汽油占比同比提升2.73%,产品溢价能力持续增强。

  期现联动为产业链装上“安全阀”。针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特点,东北销售统筹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以套期保值业务对冲库存跌价风险,保障产业链平稳运行。截至目前,东部产业链今年整体创效3.5亿元,全链盈利水平稳步提高。


相关推荐

焦化行业探讨穿越周期之道

10月29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专业委员会交流年会在福建厦门举行。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四川打造钒钛新材料制造业集群

10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首张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证书颁发

10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获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EU)颁发的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多重因素助推国内氢价下跌

日前,在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结合《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数报告》)和《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至今,补...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示范项目启建

10月30日,由吉电股份牵头,联合中远海运、上港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贯通“绿醇生产—燃料加注—远洋航运”全链条的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省四平市启动...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湖北大冶力推氢能产业发展

10月30日,湖北大冶市发布《关于支持大冶湖高新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