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六个一体化”为总遵循,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生态构建,成功探索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协同”的智慧化工园区发展新路径,并已入选“智慧化工园区名录”,为传统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辽滨样本”。
制度创新筑牢根基 智慧发展搭起框架
辽滨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在于以制度创新打破管理壁垒,构建系统性发展格局。
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该区制定了“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及配套方案,明确安全、环保、应急、能源四大板块56项智慧功能建设要求,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到“标准管理”的转变。
对标先进地区经验,辽滨经开区推动封闭管理系统与一体化平台深度集成,规范建设11座综合执勤站,实现入园车辆、从业人员分级管控,入园效率提升40%,外来风险事件同比下降65%。
同时,辽滨经开区健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服务商支撑”机制,推动716家企业参与平台建设。通过“专家诊断+企业反馈”模式,确保智慧平台功能贴合实际需求,有效避免了“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
技术融合驱动升级 智慧核心强力支撑
坚持“技术为体、应用为魂”理念,辽滨经开区以5G、万兆光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构建起“感知—传输—分析—应用”全链条智慧体系。
在感知网络建设上,辽滨经开区部署4873路安全类传感器、2个环境超级站、5个地表水文水质站、63个雨水排口监测站,实现生产装置、关键管廊、环境敏感点全域监测。借助5G高空瞭望监控,园区纳入可视化管理,异常情况响应速度较传统人工巡检提升80倍。
今年2月,辽滨经开区入选国家万兆光网试点,成为东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化工园区。园区构建的“5G+万兆光网”双千兆网络,为工业互联网、AI应用铺设了“信息高铁”。目前,规上企业上云率达70%,生产指令传输时延控制在毫秒级,远程操控精度误差0.1秒,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5%。
今年3月,园区引入DeepSeek-R1大模型,构建“数据智能中枢+安全生产引擎”双核体系,在风险识别、应急响应、企业合规、灾情响应等四大场景实现突破,效率分别提升60%、50%、45%、70%,实现跨部门“一图统览、一网统管”。
安全管控凸显价值 智慧实践成效显著
辽滨经开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辽滨经开区构建分级防控体系,基于智慧平台对“两重一大”进行风险分级,用“红橙黄蓝”四色标示,智能匹配管控资源。对红色等级风险点,自动推送24小时值守、每小时巡检等要求,重大风险管控覆盖率达100%。
完善应急处置链条,建设应急指挥舱和数字化预案体系,实现“事件识别—方案推送—资源调度—行动追踪”全流程自动化。投资4700多万元建设特勤消防站,配备专业救援车和应急队伍,与智慧平台联动形成“3分钟响应圈”,救援到场时间缩短50%。
此外,辽滨经开区还创新监管模式,开发企业隐患“随手拍”模块,累计收到线索3200余条,整改率98%。通过AI分析生成安全评估报告,推动监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生态构建拓展效能 智慧发展未来可期
辽滨经开区坚持“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推动智慧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在产业协同升级方面,辽滨经开区依托“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通过智慧平台优化产业链协作,管道直供丙烯等原料,降低运输成本15%;能源管理平台动态调配蒸汽、电力,园区整体能耗下降9%。目前已培育省级智能工厂5家,形成“大企业领跑、中小企业跟跑”的良好格局。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辽滨经开区智慧环保平台24小时监测污水、废气排放,超标数据自动报警并推送处置流程,污水处理达标率100%;能源监管系统优化能源结构,推动2家企业每年处理24万吨危废,危险废物处置率100%。
辽滨经开区化工园区的智慧化转型,是“制度—技术—应用”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推动物质流、能量流、数据流“三流融合”。未来,辽滨经开区规划2025年实现全域万兆光网覆盖率80%,推动3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联合运营商建立“精细化工产业大脑”;同时推进二三维数字孪生及BIM建模,为应急、环保等场景提供精细化支撑,持续领跑东北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为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河南平顶山高新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三个一”工作生态监管闭环机制,通过“一张清单精准管控、一支队伍联合执法、一网通办提质增效”的创新模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投资福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台湾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北极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北瑞药业(福建)有限公司在会上成功签约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
近日,从重庆长寿经开区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例会上传来消息,上半年,长寿经开区实现了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创新赋能成效明显、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企运营增效提质,交出了一份进中向好的“期中答卷”。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开工入库一批、续建加快一批、竣工投运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发展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