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14时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镇哈素海水库上空细雨绵绵,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中原油田队的队员们正冒雨对排涝设备细致巡检。雨水打湿了他们的抢险救援服,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专注。这是该队在此地执行排涝抢险任务以来,应对雨季天气的日常工作场景。
图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正在排涝。(魏园军 摄)
8月20日,接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令,中原油田队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调集精兵强将和大型排涝设备千里驰援哈素海水库。队伍同步高效启动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前方尽力,后方给力,专家助力。该队通过通信指挥车实时连线现场,实现前后方信息无缝对接、指令即时传达;餐饮车与宿营车迅速部署,为连续奋战的队员提供轮休场所和基本生活保障;随队医生全程驻守,每日开展健康巡查,及时处理身体不适等突发情况,确保队员在高强度作业下保持良好状态。
抵达现场后,队员们克服连续作战的疲劳,立即投入排涝抢险工作中。他们科学制定排涝方案,精心选择设备停放位置,合理铺设排涝管线,确保排涝工作高效推进。队伍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应急指挥协调体系,不仅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建立常态化信息报送与会商机制,每日汇报排涝进展与险情动态,还主动融入地方应急抢险工作框架,同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动。通过建立联合指挥工作群、共享实时水情数据、参与每日汛情研判例会,队伍实现了“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高效运作模式,确保排涝策略既能够贯彻上级指令,又可快速响应现场变化。
在抢险过程中,该队注重安全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全方位现场安全监控网络;针对雨季作业特点,加强对设备的防水防潮检查,定期进行运行参数记录和故障排查;遇到降雨等天气,巡检工作仍然有序进行,确保所有设备在潮湿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
据最新统计,截至8月26日12时,该队已累计排涝162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哈素海水库的防汛压力。
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九连九丰合作社的140亩花生示范田里,翠绿的秧苗正迎风摇曳,饱满的荚果悄然藏于土中,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徐徐铺展。这片充满希望的田地,正是新疆天业集团全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种...
8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下半年以来,兰州石化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持续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引导职工从细节入手,树立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以实际行动守护化工生产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