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中国化工报》记者来到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猗分公司。年味儿还未散去,办公楼门口悬挂的红灯笼宛如跳跃的火焰,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
走进总控室,记者见到了该公司副经理谢红飞。他正盯着总控室的大屏幕,了解尿素、三聚氰胺等产品的生产情况。由于尿素装置连续生产的特性,春节期间丰喜临猗的生产依然正常进行。
图为车间负责人在介绍尿素生产情况。(闫俊荣 摄)
“丰喜临猗是一个拥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氮肥企业,国内尿素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为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依托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拓展了尿素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在尿素市场价格波动时,我们能够通过灵动调产分散风险,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谢红飞告诉记者。
“近来尿素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因此丰喜临猗决定减少原料液氨向尿素生产系统的分配量,增加向三聚氰胺生产系统的分配量,降低尿素产量,保证三聚氰胺实现最大负荷生产。”谢红飞介绍说,春节期间,三聚氰胺下游企业放假停工,三聚氰胺销售遇阻,但考虑到春耕时节尿素需求增加,1月31日,该公司又及时将三聚氰胺调整至最小负荷生产,增加尿素生产。
走进三聚氰胺生产现场,只见包装袋完成计量装料后,自动落袋,随后叉车迅速将其转运到仓库区。
“三聚氰胺包装机采用的是吨包装和25千克小袋包装,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由切换,不但避免了不必要的包装材料消耗,还减少了因包装不适配导致的产品浪费,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谢红飞说。
目前,丰喜临猗三聚氰胺产能达到10万吨/年,在企业调产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三聚氰胺产业链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
“以前,大颗粒尿素切换三聚氰胺生产一直存在矛盾点。在生产大颗粒尿素时,为达到要求,生产系统会添加醛类物质,但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恰恰相反,要想把大颗粒尿素生产系统直接切换成三聚氰胺生产系统十分繁琐。年前我们通过技术改造,成功破解了这一难点,为公司2025年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保障。”谢红飞说。
降本增效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丰喜临猗通过原料、燃料等替代,不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以前,我们用半水煤气作为三聚氰胺熔盐炉燃料。春节前,公司新建成一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实现了LNG对半水煤气的替代。经过一个月试生产测算,每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40元。这项举措也成为公司2025年节本增效的新途径。”谢红飞说。
春节后,尿素春耕保供工作陆续展开。走进仓储中心,记者看到两辆叉车正在为一辆尿素运输车装车。“尿素完成包装后,通过输送带直接进入运输车箱,这种方式简单高效。”谢红飞告诉记者。
走访中,丰喜临猗灵动调产提效的种种实践,让记者真切感受到一个老氮肥企业坚守初心和勇于革新的精神。回首望去,3座高耸入云的尿素造粒塔矗立眼前,正如丰喜临猗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属于他的春天!
从4月23日在广西钦州召开的2025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甲醇行业运行情况有所改善,表观消费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514.9万吨。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在会上....
近期,广东、江西两省相继复核和认定了一批化工园区。其中,广东6家园区通过复核,1家园区通过认定;江西1家园区通过认定。 4月1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通过复核化工园区名单(第二批)及新认定...
记者从4月24日召开的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将于7月16日至18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举行。
4月25日,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
近日,首届人工智能与材料国际会议(ICAIM2025)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盛大召开。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张统一教授做主旨报告,全球百名相关领域学者汇聚青岛,共同开启一场人工智能与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