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9-31日,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十四五” 期间,全国化工园区较为圆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化工企业入园率已提升至70%左右。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数量为729家,优质化工园区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十五五”化工园区应持续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

图为大会现场。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中国石化联)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全国性调研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数量为729家。其中,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化工园区22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38家,产值在100亿~500亿元的中型化工园区为182家。
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重点区域的石化产业集聚效应尤为突出。环渤海湾、杭州湾、海西、泛大湾区四大区域的炼油能力占全国比重已达36%,乙烯产能占比55%,芳烃产能占比更高达73%。其中,环杭州湾区域已成功构建起从炼化一体化到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浙江省打造世界级石化集群的“黄金阵地”。
“作为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五五’时期建设石化强国新征程上,化工园区承担着重要使命,必须把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重点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为构建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石化联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在致辞中表示。
展望“十五五”,李云鹏强调,化工园区要重点在以下3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当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化工园区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区域发展需求的衔接,坚决治理“内卷”乱象。二是做好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化工园区要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联合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破除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瓶颈。三是当好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园区的平台作用和监管服务职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无废园区”。
中国石化联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认为,“十五五”全国化工园区要实现从规范化建设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立足资源禀赋及市场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总体空间布局,打造优质产业集群和化工园区,持续推进“五大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一批智慧级化工园区,一批绿色化工园区(含低碳零碳园区),一批创新型化工园区和一批高质量发展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刘佳骏表示,未来五年化工产业可从产业链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转型、双循环衔接四大维度,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据悉,“十五五”期间,浙江将重点推动3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两新”融合锻造集群硬核实力;二是突出绿色低碳绘就集群生态底色;三是深化开放协同激发集群发展动能,聚力打造环杭州湾绿色石化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石化联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主持。会议同期还召开了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化工园区、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化工园区安全与应急管理、低碳与新能源、化工园区物流与储运、AICM专题会、第十届跨国化工公司与化工园区CEO圆桌会等分论坛。
10月30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一批化工...
中化新网讯 10月30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报告》,确定4家园区为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70家园区为“十四...
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百万吨级乙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乙烯工程在广西钦州港一次投产成功,首批固体化工产品合格并发运。 作为中国石油首个从炼油转型炼.....
十月的宁波,秋风裹挟桂花香轻拂过三江口。在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现场,一股热浪正汹涌澎湃——上千名参会者对行业新增长的渴求、对可持续未来的探索。如何立足新阶段、把握新机遇、加快高质量的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