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集团:“最强大脑”赋能安全生产

  今年5月,华锦集团“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正式投用。该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特殊作业审批与作业过程管理、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功能融合联动应用,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实现安全监管“看得见、看得懂、管得住”的跨越。

  日前,笔者来到华锦集团调度指挥中心,深度探访这一“最强大脑”是怎样赋能安全生产的。

  从“跑现场”到“点鼠标” 特殊作业迎来“智能管家”

  特殊作业一直是危化企业事故的高发环节,传统审批流程依赖纸质单据和人工监督,存在效率低、漏洞多、责任追溯难等痛点。

  在炼化装置区,安全员崔卉川边操作防爆手机边介绍:“利用该平台工作,现在的特殊作业就像网络办公一样方便。提交作业申请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作业票证,各级审批人员可以线上完成审批,实现从申请、风险评估到审批的全流程线上管理。”这种方式不仅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还通过实时监测降低了特殊作业的安全风险,为特殊作业筑牢了安全防线。更重要的是中控大屏可实时显示全厂当日所有特殊作业点的状态,并同步呈现关键数据,包括作业人员数量、作业类型与位置等,为指挥中心赋予“上帝视角”。

  北斗+厘米级定位 实现精准人员管控

  “滴滴滴!”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在调度指挥中心响起,原来是模拟场景显示某装置区现场施工人员超限,系统通过施工人员佩戴的智能定位卡实时触发报警,现场附近摄像头第一时间锁定具体位置,画面也同步传输到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

  安全监察大队视频监控管理人员王明扬边演示边介绍:“这套北斗定位系统精度达到厘米级。这些蓝色标识代表作业人员,一旦罐区人数超限,系统立即推送超员提醒。”更智能的是系统还会在人员聚集超限时自动预警,真正实现“人到哪里,安全管到哪里”。

  在辽宁北化装置检修现场,乙二醇车间设备主任任义正操作着巴掌大的移动监控仪,作业人员携带便携式移动监控设备进入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管控平台远程实时查看作业情况,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随着移动监控仪360度旋转,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立即呈现出无死角画面。突然,监控仪传出声音:“师傅,请您系好安全带。”原来,这是安全监察大队管理人员通过远程喊话功能及时制止违章行为。该平台突破固定监控局限,引入移动视频技术,实现作业全过程可视可溯,为事故调查与责任认定提供有力依据,极大提升企业对现场安全的掌控能力。

  从“人盯人”到“云守护” 推动安全管理基因蜕变

  “这个平台最厉害的不是技术,而是改变了安全管理的基因。”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宇指着大屏上的数据流说:“以前是我们追着隐患跑,现在是系统推着问题来。”

  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的应用,是华锦集团在数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应用体系的关键一步,也是深入落实准军事化管理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三个正常化”管理提升等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

  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华锦集团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风险、及时预警隐患、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大幅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下一步,华锦集团将持续通过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技术赋能,持续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风险闭环管控,推动企业安全管理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效能的新阶段。


相关推荐

新疆天业举办工业自动化控制竞赛

近日,新疆天业集团举办第十届职工职业(工业自动化控制)技能竞赛。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业界共话AI加速材料研发新路径

日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一场“人工智能加速未来材料技术变革圆桌对话”引发行业关注。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中石油东北销售实现油库费用智控

9月1日,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油库费用智能管理模块全面上线。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赢创实现产品生命周期评估自动化

近日,凭借获TüV认证的软件解决方案,赢创实现生命周期评估(LCA)的自动生成与更新。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安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升级”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下称《政策2.0版》),旨在加速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向各行业渗透。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炼化企业有了“智慧大脑” ——中石油云南石化IPC系统应用纪实

​近日,中石油云南石化全厂17套生产装置全面投用全流程智能控制(IPC)系统,成为中石油炼化系统首家完成全厂级IPC的企业,装置平稳运行率、能耗控制与操作效率显著提升。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