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化:阀门国产化改造显成效

  “国产化改造后,合成氨装置转化气余热回收器中心管旁通阀已在900至990℃的极端高温工况下稳定运行超4个月。”8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石化”)机动设备部管理人员冯梓良高兴地说。

  转化气余热回收器中心管旁通阀是合成氨装置的核心部件,承担着调节转化气余热回收器出口温度的关键任务,需要直接接触近1000℃高温的气体,并承受3.97兆帕的高压。此前,该阀门一直依赖于德国进口。然而,2023年10月,原来的“洋阀门”出现阀头变形和阀杆断裂等问题,导致装置被迫停工12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更令人无奈的是,进口备件的采购周期长达6个月,单套成本高达150万元,维修费用每次约50万元。

  为解决这一制约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瓶颈问题,宁夏石化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吴忠仪表等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组建攻坚团队,对该阀门展开全方位技术攻关。该团队通过拆解分析进口阀门的故障机理,发现其使用的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存在硬度降低和热膨胀量增大的问题。此外,还存在采用水平安装方式导致应力集中,以及频繁自动调节加剧磨损等设计问题。

  针对上述挑战,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材料选择上,使用国产镍基高温合金H06601替代进口材料;在结构设计上,创新采用球面阀头和自找正密封设计,通过弧面配合抵消热膨胀应力,将导流支撑圈改为孔罩结构以减轻重量,并预留6毫米间隙以避免卡涩;在控制逻辑上,采用工艺温度手动调节,减少部件高频损耗。同时,在制造环节建立“材料复验—加工监控—高温试车”三级质控体系,通过五轴加工实现零部件一体化成型,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经过一系列国产化改造,攻坚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果:单套阀门的总成本下降了95万元,较进口阀门价格降低63%;备件供应周期也从6个月缩短至15天以内,维修响应速度提升了90%,且自运行以来未出现卡涩、断裂等故障,显著增强了设备的长周期运行保障能力。


相关推荐

抚顺石化乙烯改造项目冷却塔中交

  日前,由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总承包的抚顺石化公司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烯烃厂第一循环水场12台冷却塔改造工程中交。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物探院改造旧设备提升勘探实验水平

  近日,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经过3年攻关,对一台2006年购入的岩石力学实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具备开展高温高压低频岩石物理实验的能力,可模拟地下约6500米环境,提升了深地勘探领域的实验水平。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东德氢能发布PowerMax超级氢电站

  10月27日,东德氢能在山东烟台氢能产业园举行“超充革命·氢电未来”新品发布会,推出PowerMax超级氢电站。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油福建LNG项目2号储罐气顶升

  10月18日,中国石油福建LNG接收站项目2号储罐重达近千吨的钢制拱顶,通过气顶升技术,一次性平稳提升至近50米的设计高度,实现与罐顶抗压环的毫米级精准对接。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中原油田自研松扣钳设备首试成功

  近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研制的ZQ110-35Y松扣钳设备在濮东采油厂马11-108井首次试验成功,为石油钻井作业中的钻杆卸扣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淬炼产业焊工精兵——十六化建第二安装分公司打造技工队伍纪实

  今年以来,中国化学十六化建(简称“十六化建”)第二安装分公司秉持公司打造万人技工队伍建设目标,狠抓对焊工的入场筛选、技能提升、匠心培育、党建引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品牌化建设赢得良好口...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