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申请科创板IPO。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两个募投项目。恒坤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公司将在前驱体、KrF、ArF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实现国产化。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恒坤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和5.48亿元,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3.53万元、8152.78万元和9430.36万元。
招股书显示,目前恒坤新材已拥有的自产产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纳米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公司还储备或开发了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硅基和金属基前驱体材料等关键材料技术,相关新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9月8日,岳阳隆兴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丁基锂装置现场,一辆装载15吨20%浓度丁基锂产品的槽罐车驶离装车站台,首次销往千里之外的海南巴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由微软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信号衰减水平。这一成果于9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Photonics)上。
近日,浙江世倍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工艺在舟山基地试验成功。该工艺采用全球首创一步加氢技术,装置规模3000吨/年,产品纯度超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1%。
“过去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头疼的就是标签撕不净、油墨洗不掉、结构拆不开,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级’使用,甚至无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宁波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上,中国合成树脂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