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榆林煤化工转型方向

多能融合 延链补链

  中化新网讯 9月14日,在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煤化工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交流活动上,院士专家为榆林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把脉问诊,建议榆林发挥独有资源优势实现多能融合,延链补链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构建特色能源战略体系。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陕西榆林是全国重要的甲醇、煤制烯烃、聚氯乙烯等大宗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产能位居前列。近年来,榆林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构建起4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和一批以精细化工项目为支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ImageFetcher (15).jpg

图为与会嘉宾在展区参观。 (李军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榆林是我国同时拥有煤油气盐四大资源、也是国内现代煤化工产品体系最齐全的地区,应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推动煤化工与传统石油化工、盐化工耦合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融合发展,推动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方面,通过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将甲醇制烯烃放热反应与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吸热反应耦合,不仅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石脑油的原料利用率,还可实现油、化随时切换,构建煤油融合的新型化工产业链,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颠覆了传统石脑油制烯烃、芳烃生产技术,具有流程短、能耗低、转化率高等特点,减少了对原油的高度依赖。

  据介绍,大连化物所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乙二醇制1,2-二氯乙烷新技术,可将乙二醇和甲烷氯化物转化为聚氯乙烯的生产原料1,2-二氯乙烷,打破电石法乙炔制氯乙烯路线的高能耗、高排放及汞污染瓶颈。榆林岩盐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可将煤化工与盐化工耦合发展,破解“碱氯失衡”难题,促进产业提能升级。

  在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融合发展方面,比如煤制烯烃引入充足的绿氢,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流程中水煤气变换环节,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电解水制氢副产的氧气还能用于煤气化工艺流程,这样又能从空分装置里“省下”一笔能耗,促进煤化工零碳排甚至负碳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研究员吕剑建议榆林集聚全省优势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精细化工创新平台,锚定产业链应用终端,通过深加工发展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涂料、特种高能燃料等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


相关推荐

一批化企入围湖北企业“三项100强”

10月30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一批化工...

2025-10-31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报告发布

中化新网讯 10月30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报告》,确定4家园区为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70家园区为“十四...

2025-10-31     中化新网

化工园区明晰“十五五”发展路径

“十五五”化工园区应持续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实现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

2025-10-31     中化新网

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百万吨级乙烯工程投产

中化新网讯10月30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百万吨级乙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乙烯工程在广西钦州港一次投产成功,首批固体化工产品合格并发运。 作为中国石油首个从炼油转型炼.....

2025-10-31     中化新网

探寻“新增长”的答案——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侧记

  十月的宁波,秋风裹挟桂花香轻拂过三江口。在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现场,一股热浪正汹涌澎湃——上千名参会者对行业新增长的渴求、对可持续未来的探索。如何立足新阶段、把握新机遇、加快高质量的新增长...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

橡胶骨架材料:上下游协同发展是未来方向

  10月23日,2025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骨架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暨橡胶骨架材料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2025-10-3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