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五,什么样的产业工人最急缺

  在3月6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全国总工会界别会议上,一位委员感慨地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内容特别多。”

  记者翻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部分,看到要“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等内容。那么,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产业工人才是我们当今最急缺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他们的回答是:创新型、懂“数字”的工人最具吸引力。

  具备创新能力的工人最急缺

  “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也是创新的实践者,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深向新不断完善,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说。

  全国政协委员、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姜妍的看法与此不谋而合。从一线产业工人到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我国首台套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师,她坦言,正是在多个一线岗位工作的经验让她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灵感。

  但目前,我国产业工人还存在学习、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分别为25.7%、54.6%、19.7%,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的比例相比,高级工占比差距明显。

  “职工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其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潜力。”在鹿新弟带来的《关于将技术创新奖励纳入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建议》中,他提到,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成果激励奖励机制,进而实现法治化、合同化。

  “可以根据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给予专项奖励或分红、工资上浮、岗位升职等激励。”鹿新弟说。

  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工人最急缺

  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多次提到要加强对一线产业工人的数字化技能培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就显得格外迫切。”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齐为民感慨道。

  记者翻阅上海等地人社局发布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发现,与数字化有关的职业占了“半壁江山”。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人工智能训练师、……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京开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榆垡收费管理所收费班长王争认为,“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产业工人不仅需要掌握数据分析、编程和机器学习等新的技术技能,还需要提升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等软技能。

  “要培养这样的产业工人队伍,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制定全面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规划,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在职职工的AI技能培训和职业转型教育。此外,开发适合一线职工的培训课程也至关重要。”王争谈道。

  具有职业吸引力的“工人”最急缺

  除了对创新型产业工人培育建言献策以外,鹿新弟还提出,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要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工匠日”。

  但是工匠的培养并非易事,因为“工人”作为一份职业,目前对全社会缺少吸引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鸿指出:“当前全社会关心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但离产业工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目标和地位还有距离,其权益保障也有待完善。”

  对此,周鸿建议完善工匠人才的激励措施,推动产业工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在经济收入、职业发展、社会地位上给予工匠人才充分保障,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方面,此前人社部已出台新八级工制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分部催化精制部四催化内操(主管技师)阮阳越指出,这是推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但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备案2.3万家企业参与“新八级工”等级评定,试点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且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065%。

  鉴于此,阮阳越建议全面推动新八级工的制度落地实施,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相关推荐

中国石化和LG化学宣布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材料

11月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和LG化学近日签署关于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

2025-11-04     中化新网

中微肥新特肥大会:重构行业增长新动能

“在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下,中微肥与新特肥已从‘补充品’跃升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引擎,更成为肥料企业开辟新蓝海的战略关键。”这是10月28-29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微肥新特肥技术交...

2025-11-04     中化新网

10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十五五”橡胶助剂行业发展锚定四大目标

  10月30日在广东珠海召开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大会暨新材料技术论坛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延栋提出了橡胶助剂行业“十五五”期间的四大发展目标。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局:从五方面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工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10月29~31日,“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中国(石家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创新应用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本次大会汇聚数十位专家聚焦“十五五”精细化...

2025-11-04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