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炼化一体化新赛道
中化新网讯 6月30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停工,公司老厂区全面停产退出。与此同时,该企业正加快推进长兴岛(西中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石化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据了解,大连石化是中国石油东北地区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050万吨/年,码头吞吐能力超过2300万吨,也是大连地区首家年产值过千亿的工业企业。老厂区停产退出是大连石化从生产经营阶段向项目建设阶段转段的重要节点。该公司成立停产处置领导小组,强化调度管控,全力实现“安全、绿色、稳妥、有序”停工目标。为此,大连石化全方位辨识和防范停工处置的安全环保风险,编制各类专项方案,将“防超温超压、防泄漏、防物料互窜、防乱排乱放”要求及应急处置等要求深度融入《停工总体方案》;聚焦停工生产准备、退出溶剂及物料处置、储罐清刷、固体废物管控、固定资产处置、资产价值保护、人力资源安排等关键环节,完成停工退产“七大专项计划”。
与此同时,大连石化围绕“绿色低碳、创新高效、数智开放”目标,加快推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将在长兴岛(西中岛)石化园区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装置建成后,大连石化将实现从传统燃料型企业向新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的全面转型,有效解决辽宁地区炼化产业“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结构性矛盾。
日前,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消息,随着卡塔尔ISND5-2项目最后一条10英寸海管铺设完成,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冷金属过渡(CMT)全自动焊设备完成首次应用。
9月12日,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平稳吊装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现场10台裂解炉全部完成封顶,该项目乙烯装置的又一项关键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宝石管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直径88.9毫米大口径CT110连续管,搭配常规油管形成组合工艺,首次在新疆油田玛湖井场进行深井盐结晶解堵作业,顺利将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为油气田复杂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