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文,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中国石化合成橡胶产业领军人才。近年来,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中国石化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5件、国外授权专利1件,发表核心论文4篇。
今年“五一”前夕,梁红文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自立自强 自主创新
上世纪70年代,国外率先开发出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BS)新材料。随后,美国和日本企业又相继推出新一代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由于SEBS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控制复杂、技术门槛极高,我国始终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严重制约了我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产业发展。
梁红文暗下决心,一定要挑战不可能,走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1996年,他开始了自主研发SEBS的艰辛历程。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化生产,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他主持研发的万吨级SEBS成套技术终于实现工业化,建成我国首套万吨级工业化装置,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此次技术的突破并未让梁红文停下脚步。随后,他带领团队持续攻关,又先后研发出两大系列18个SEBS牌号,并获得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我国SEBS制备技术及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攻克SEBS技术难关后,梁红文又将目光投向更高端的升级版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产品。2017年8月31日,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年产2万吨热塑橡胶SEPS工业化装置建成投产,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工业化生产SEPS的国家。
从有到无 填补空白
多年来,梁红文团队始终坚持服务生产、引领市场、引领发展和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理念,推动热塑橡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做精做优转变,推动“橡胶之花”在各领域绽放。
在医疗领域,输液管、输液袋是常用的输注器械,但软质聚氯乙烯(PVC)中的塑化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发达国家已使用SEBS替代软质PVC。对此,梁红文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等多个项目,成功开发出医用SEBS专用牌号,填补国内空白,大幅降低了医用SEBS的价格,为国民健康升级作出了新贡献。
在轮胎制造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需求国,国产轮胎多集中在C级及以下,而高性能胎面胶是制约轮胎品质升级的关键。2017年,梁红文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成功研发出满足高性能轮胎生产要求的合成橡胶材料,2021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试和中试成套技术,2023年生产出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实现该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
(本栏目到此结束)
2025年9月17日至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RubberTechChina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圣奥化学携新老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 创新产品齐亮相...
“3号选手排除故障用时最短,操作精准度满分!”随着裁判的宣布,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汇合)2025年仪表技能竞赛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在紧张激烈的实操环节中,参赛职工全神贯注调试压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女职工爱国爱企情怀,国庆节前夕,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四大队工会组织开展“非遗织梦·她力量”国庆节非遗手作主题活动,活动邀
“二段炉温度终于上来了,点火成功!”8月19日凌晨,潞安化工集团精细化学品公司合成氨车间操作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曲线突破临界点,车间副主任温振民长舒一口气,摘下早已被汗...
9月15日至16日,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委托专业联合检查组对潞安化机ASME质量体系进行了U、U2的换证审核。潞安化机总经理李广民、总工程师仙运昌出席首末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