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航向标”。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特种润滑油生产基地和沥青、低硫船燃生产基地,辽河石化公司承载着炼油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近年来,该公司减油增特、减碳增绿、人才强企“三驾马车”强势发力,开辟转型升级新赛道。
减油增特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市场需求快速更迭的当下,炼化行业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减油增特作为极具前瞻性与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正成为众多炼化企业突破困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辽河石化地处辽河油田腹地,是典型的“井口型”炼厂。该公司依托辽河环烷基原油资源和科技创新,研发出经济适用的环烷基原油高值化加工技术,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辽河石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在产品研发生产上更“专”一些;充分利用辽河环烷基稠油富含重质芳烃、胶质的优势,持续推进沥青、浸渍剂沥青、硬碳等新型重油基碳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坚持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再“深”一层,构建完善创新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努力营造全员创新氛围。
“在公司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最紧迫的任务。我们的转型升级将紧盯‘炼化生精材’,向产业链中高端加速迈进。”辽河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相养冬说。
减碳增绿扮靓美丽家园
在全球“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炼化企业节能减排责无旁贷。辽河石化始终以保护辽河湿地生态景观为己任,不遗余力开展“三废”治理,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全力打造“无异味工厂”,为守护湿地生态贡献力量。
辽河石化对标A级企业建设标准,全面实施绿色企业提升行动,VOCs排放设施全面提标改造,建成投用了污水处理场高浓度废气治理设施,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绿色企业认证。
据相养冬介绍,辽河石化围绕2029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积极参与集团公司能效领跑者活动;严控取用水总量,制订水效达标措施,持续推进碳源捕集和供给工程,形成上下游协同构建CCUS“捕—输—注”的全产业链工业化试验群;持续推动节能提效、清洁替代、循环利用,积极推进降碳减排项目,倾力打造“花园式工厂”,奋力在绿色企业创建中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人才强企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辽河石化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深化年”的总体要求,按照运行表、路线图,“挂图作战”推进人才强企工程;谋划3支人才队伍布局,对干部队伍、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短板弱项、实施路径等开展专题研究,制订了《辽河石化公司2024-2026年人力资源滚动培养实施方案》;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新入职员工的培养,为企业特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辽河石化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人才导向;深化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按照年度考核定薪酬、聘期考核定去留的原则,严格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增强专业技术人员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突出重能力水平、重业绩贡献的激励导向,不断提高职称评审质效。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持续推进‘研产销服’一体化管理,深化双序列改革,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开展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锻炼和轮岗培训,进一步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相养冬说。
近期,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紧密结合春季生产实际,将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上好安全“三把锁”,不断强化员工安全红线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锁紧生产“责任链”,确保
进入4月份,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季节气侯特点,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提速、油田保供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隐患排查、严抓生产现场管理,让安全稳站“C”位,筑牢春季
4月23日下午,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善水科技奖助学金、奖教金、促创金颁奖仪式暨善水科技前沿报告会,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殿元、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秀荣、...
2025年3月24日,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在青岛组织召开了《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初步设计变更》专家审查会。就码头配套设施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专题论证,来自行业内的多位...
4月25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托普索公司在石家庄市正式签订工艺技术转让合同,双方将携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打造40万吨/年的生物航煤装置。 此次签约仪式备受瞩目,在石家庄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