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1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园区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共同交流零碳园区建设经验与发展方向。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生态研究院院长于洁解读了零碳园区的相关政策与指标体系,分享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与案例。于洁表示,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零碳园区建设核心指标与引导指标。河北、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也出台奖励补贴及激励政策,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保障。
江苏省江阴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盛达介绍了该区构建的“123”产业体系,即1个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2个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能源、人工智能3个未来产业。“我们将持续开发分布式光伏、新增风机点位、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加快构建绿电直连体系,保障供应连续性,同时还将依托江阴制造业基础与滤清装备技术优势,联合远景、双良等领军企业,探索氢能高效低碳应用。”
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安利文表示,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雄安新区协同度高,拥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元可再生能源,为零碳园区能源体系奠定基础。据安利文介绍,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形成“3+N”产业格局,“3”为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新材料及新一代技术、生命医疗健康三大主导产业,“N”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同时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以“中国绿电谷、智慧零碳源”为目标,打造华北地区“以绿制绿、享绿”的零碳产城高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绿色发展处处长滕立民介绍说,该区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高端汽车、生物医药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并出台碳达峰方案与产业能效准入指南,推出“一分钱绿电奖励政策”,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为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河南平顶山高新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三个一”工作生态监管闭环机制,通过“一张清单精准管控、一支队伍联合执法、一网通办提质增效”的创新模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投资福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台湾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北极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北瑞药业(福建)有限公司在会上成功签约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
近日,从重庆长寿经开区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例会上传来消息,上半年,长寿经开区实现了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创新赋能成效明显、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企运营增效提质,交出了一份进中向好的“期中答卷”。
作为衢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主引擎,衢州智造新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开工入库一批、续建加快一批、竣工投运一批、前期提速一批”的部署和要求,用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发展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