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陕西探微日新化工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5万吨/年碳五深加工项目投料试生产,产出合格产品。这是国内首个煤制烯烃副产碳五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实现煤化工副产品高效综合利用。
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横工业区,总投资2.8亿元,以煤制烯烃副产的碳五为原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进行深加工,可年产甲基叔戊基醚(中间产品)1.9万吨、异戊烯1万吨、1-戊烯2000吨、叔戊醇2000吨、甲基叔丁基酮2000吨,大多是合成精细化学品的原料,可广泛用于香料、医药等精细化工领域。其中异戊烯填补了中西部地区通过煤化工路线生产异戊烯的空白。
该项目于2021年4月取得项目备案,2023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9月完成设备安装,今年2月8日投料试生产。目前装置已打通全部流程,生产负荷已经达到设计的100%,已加工碳五6700余吨,生产异戊烯产品900余吨,产品全部达到国标优级品。
榆林作为我国四大现代煤化工基地之一,目前拥有4套煤(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在生产聚烯烃产品的同时,还副产部分碳四和混合碳五,其中混合碳五年产量20万吨左右。根据煤化工副产碳五的组成特点,探微化工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开发成功新技术对其深加工,将各种组分进行分离并延伸生产甲基叔戊基醚、异戊烯、叔戊醇、甲基叔丁基酮、1-戊烯等新产品。
与国内石化企业副产碳五利用同类装置相比,该项目具有产品收率高、能耗低、产品品质稳定等特点。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3.4亿元,利润7300万元,为煤化工副产碳五深加工综合利用和产品链延伸具有示范意义。(李军/文 图片由企业提供)
近期,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紧密结合春季生产实际,将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上好安全“三把锁”,不断强化员工安全红线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锁紧生产“责任链”,确保
进入4月份,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季节气侯特点,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提速、油田保供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隐患排查、严抓生产现场管理,让安全稳站“C”位,筑牢春季
4月23日下午,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善水科技奖助学金、奖教金、促创金颁奖仪式暨善水科技前沿报告会,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殿元、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秀荣、...
2025年3月24日,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在青岛组织召开了《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初步设计变更》专家审查会。就码头配套设施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专题论证,来自行业内的多位...
4月25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托普索公司在石家庄市正式签订工艺技术转让合同,双方将携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打造40万吨/年的生物航煤装置。 此次签约仪式备受瞩目,在石家庄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