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9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PO/SM)装置顺利产出合格环氧丙烷产品;10月20日,成功产出合格苯乙烯产品,中国石油首套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装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取得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
该装置于2023年10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由寰球公司承担EPC总承包,寰球北京公司与寰球六建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执行。装置采用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工艺技术,是中国石油系统内首套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PO/SM装置。
该装置工艺流程长、单元操作复杂,涵盖反应、精馏、吸收、萃取等多个过程,涉及反应器、大型塔器、工业炉、熔盐系统、真空系统等众多复杂设备,工程实施难度极高。面对工艺方案多次迭代升级、优化调整,以及钦州地区持续雨季与强降雨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科学组织、迎难而上,历时22个月实现高标准中交,并在24个月内实现顺利投产。自10月18日10时18分过氧化反应器投氧开始,项目团队仅用48小时即打通全部流程。
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装置的顺利投产,将压缩高污染的氯醇法环氧丙烷产能,降低对关键化工原料的进口依赖,进一步优化华南、华东区域市场布局,助力中国石油完整切入环氧丙烷产业链。
日前,由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总承包的抚顺石化公司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烯烃厂第一循环水场12台冷却塔改造工程中交。
近日,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经过3年攻关,对一台2006年购入的岩石力学实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使其具备开展高温高压低频岩石物理实验的能力,可模拟地下约6500米环境,提升了深地勘探领域的实验水平。
10月18日,中国石油福建LNG接收站项目2号储罐重达近千吨的钢制拱顶,通过气顶升技术,一次性平稳提升至近50米的设计高度,实现与罐顶抗压环的毫米级精准对接。
近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研制的ZQ110-35Y松扣钳设备在濮东采油厂马11-108井首次试验成功,为石油钻井作业中的钻杆卸扣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中国化学十六化建(简称“十六化建”)第二安装分公司秉持公司打造万人技工队伍建设目标,狠抓对焊工的入场筛选、技能提升、匠心培育、党建引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品牌化建设赢得良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