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科学梦想 播撒知识火种——记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文献情报中心专场科普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流浪地球》吗?电影里提到了太阳生命周期已至晚期,人类就要去寻找新的家园了。”

  “看过!”“知道!”

  “其实啊,这一场景至少在50亿年内不会发生,因为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每日带给地球的能量比人类消耗的能量高出1万倍,我们只需要把一部分太阳能转换为我们可用的能源,就可以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了。”

  这段妙趣横生的对话,就发生在10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展的中国科学院2024第七届科学节“院士爷爷揭秘太阳能电池的奥秘”科普报告现场。对话的一方是戴着鲜艳红领巾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爷爷,另一方则是北京中科启元学校240余位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小学生。

  “太阳能利用涉及到可再生能源的方方面面,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属于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化学能是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大家在农村屋顶上见过的太阳能热水器。”李永舫院士从贴近生活的应用引入,瞬间点燃了小学生们的兴趣。

  “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研究领域就是太阳能光化学和光催化,它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光合作用。”李永舫院士娓娓道来,从基础原理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这个我听过!”一些小朋友听到熟悉的词汇,情不自禁地喊出来。

QQ20241101-151714.png

图为李永舫院士为小学生书写寄语。 (王宁 摄)

  李永舫院士紧接着详细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其对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作用。他说:“植物光合作用是化学反应的‘皇冠’。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可以在这个研究领域内持续钻研。”

  浅显易懂的内容很快激发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李永舫院士“趁热打铁”,开始讲解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他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和发展现状,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无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到有机太阳能电池,再到基于宽带隙钙钛矿为前结、窄带隙有机为后结的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让小朋友们惊叹不已。

  最后,李永舫院士围绕自己总结的第七条科学家精神,即包括“热爱、用心、努力、认真”的敬业精神对现场学生进行了寄语。他说:“希望各位同学做到热爱,要喜欢自己学习的课程;要用心,理顺学习思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要努力,心无旁骛,勤奋刻苦;要认真,为人待人以诚、学习一丝不苟。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天天向上,将来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此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表达感谢,小朋友们还为李永舫院士赠送了一幅剪纸肖像画,并与李永舫院士共同制作手模。这一珍贵纪念承载了科学的温度、传递着科学的薪火。

  一场知识的盛宴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这场讲座让我对太阳能电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对院士爷爷讲到的太阳能电池受体很感兴趣,好奇探索未知,我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科研发展。”

  离场时,同学们带着李永舫院士专门准备的太阳能电池手工装置回到了各自的班级,开始动手拼接太阳能发电机。当光照向太阳能板,装置上的小红灯亮起时,同学们脸上洋溢起惊喜的笑容。

  一位同学在他的听课感悟里这样写道:“以前,我只知道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与变化。通过这次讲座和手工,我明白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过程以及它和‘双碳’的关系。”

  这届科学节主题为“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旨在向社会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创新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此次科普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学前沿知识的机会,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



相关推荐

日程安排出炉,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与您相聚西安

11月12日-14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联合彬州市人民政府在西安举办“2025年高分子材料产融大会暨化工产业金融智库第五次年会特开设分论坛聚醚醚酮(PEEK)产业链发展交流会。

2025-10-25     中化新网

上海鹤城研发中心落成,打通聚氨酯原料到产品创新产业链

 11月1日,国内聚氨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市松江区成立,旨在构建一条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聚氨酯创新产业链,以应对全球聚氨酯行业在绿色可持续与...

2025-11-02     中化新网

宋宝安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发表论文,提出“m⁶A RNA甲基化”的精密机制来抵抗病毒入侵

  2025年10月31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宋宝安院士团队的博士生李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Communications》(CellPress旗下,中科院一区TO.....

2025-11-01     中化新网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有了新“膜”法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10-30     中化新网

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发布

10月29日,云鼎科技推出历时2年研发的“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化工工艺机理、专家经验、设备及质量数据开展融合训练,成功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让工业AI成为工厂自主运...

2025-10-30     中化新网

-30℃无辅助启动 首批200台氢能重卡制造国内领先

-30℃无辅助启动首批200台氢能重卡制造国内领先

2025-10-3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