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总承包的卡塔尔RUYA EPCI09项目首条海底管道完成铺设。
该项目为我国承揽最大金额的中东海底管道铺设项目,包含油田区域内41条海底管道、9条复合海底电缆的工程项目管理、详细设计、采购、施工、运输、安装和预调试及其相关工作。
据海油工程卡塔尔RUYA EPCI09项目经理江新伟介绍,工程项目团队联合国内厂家通过化学成分优化、高精度轧制及先进热处理工艺,满足高强度与高韧性的要求,同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长效防腐涂层技术,实现“高温高压强腐蚀油气流混输”海底管道研发制造全过程国产化。
本次铺设完成的海底管道主体由钢管母管、防腐涂层、水泥涂层构成,总长约12.5公里,通过1016根管径12寸、壁厚15.88毫米的管道连接而成,设计压力达15.2兆帕,可输送80摄氏度高温的油气流。作业区域处于海洋油气平台密集区,干涉节点超700处,海底管道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对工程设计、船舶装备能力及海上安装技术等带来极大挑战。
“工程项目团队针对复杂路由情况,对不同地质条件下海管悬跨进行大量计算分析,并对主作业船‘海洋石油201’关键设备进行了适应性改造,通过DGPS多系统融合、冗余定位算法,将船舶动力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项目应用国际先进的全自动GMAW(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接工艺,一次焊接合格率超98.3%,有效提升海底管道间的焊缝耐腐蚀性与结构可靠性。”海油工程卡塔尔RUYA EPCI09项目海管作业部经理宋艳磊介绍说。
日前,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消息,随着卡塔尔ISND5-2项目最后一条10英寸海管铺设完成,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冷金属过渡(CMT)全自动焊设备完成首次应用。
9月12日,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平稳吊装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现场10台裂解炉全部完成封顶,该项目乙烯装置的又一项关键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宝石管业公司自主研发的直径88.9毫米大口径CT110连续管,搭配常规油管形成组合工艺,首次在新疆油田玛湖井场进行深井盐结晶解堵作业,顺利将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为油气田复杂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