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储能系统健康与性能报告》:全球近五分之一储能项目“带病运行”   

  中化新网讯 近日,独立电池分析公司Accure发布《2025年储能系统健康与性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业内首次对大规模运营电池储能系统数据进行的综合分析。《报告指出,全球有19%的储能项目因技术问题和意外停机而遭受经济损失。

  《报告》指出,这些问题包括为防止设备损坏而自动关闭的跳闸事件、反复出现的安全警报,以及电池组或模块级别的不平衡问题等。

  据悉,为应对电池退化并确保性能,大多数储能项目会将系统容量超配15%至25%。小型储能项目(容量低于50兆瓦时)的项目超配比例能够达到30%至35%,而大型设施的平均超配比例约为20%。《报告》强调,低于10%的超配无法提供充分保护,而超过30%则可能导致资本闲置,两者同样会造成损失。

  此外,仅有83%的项目在现场验收测试中达到或超过额定容量。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中,电池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常常能达到正负15%,某些异常值甚至超过正负40%。此外,20%的电池储能系统仅收集低质量数据。数据记录频率和传输方法都会显著影响准确性,低分辨率数据可能扭曲关键性能指标、掩盖故障早期迹象,并延迟关键维护干预。

  在储能系统的核心指标循环效率方面,行业表现呈现明显分化,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样本最佳系统实现了88%以上的循环效率,同时,还有部分样本的循环效率低于85%,甚至在生命周期初期就低于83%。《报告》指出,在全生命周期运营的视角下,1%~2%的效率损失可能转化为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损失。

  《报告》指出,虽然大多数储能项目运行可靠,但行业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独立的数据驱动监测正在成为降低风险、保护收益和建立投资者对储能系统长期性能信心的关键工具。

  据悉,该报告基于全球100多个电网级储能系统的运营数据编制而成,总计覆盖超过18吉瓦时的运营电池储能资产,数据采集时间跨度为2025年6月1日至9月1日。


相关推荐

焦化行业探讨穿越周期之道

10月29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专业委员会交流年会在福建厦门举行。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四川打造钒钛新材料制造业集群

10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首张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证书颁发

10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获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EU)颁发的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多重因素助推国内氢价下跌

日前,在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结合《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数报告》)和《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至今,补...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示范项目启建

10月30日,由吉电股份牵头,联合中远海运、上港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贯通“绿醇生产—燃料加注—远洋航运”全链条的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省四平市启动...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湖北大冶力推氢能产业发展

10月30日,湖北大冶市发布《关于支持大冶湖高新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