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指的是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
对于眼镜来说,镜片的应力分为外应力和内应力。内应力主要来自镜片生产制造的过程,外应力则主要来自镜片生产完毕后的加工环节。
镜片材料作为液体注入模具的过程中,分子链受到外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对运动,材料分子链在未完全恢复到松弛的乱序状态之前,就被冻结、凝固,因此产生了残留的取向应力。可以将其想象成原本排列整齐的人群,因为队伍的形状突然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推搡和挤压,靠得太近的人会相互推开,这种内部互斥的力,便是取向应力。
此外,在镜片冷却固化的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冷却速率不同,进而产生的温差会导致镜片内各部位的收缩程度不同,因此各部位之间又会产生剪切应力。取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共同构成了镜片的内应力。
PC:易形成应力,引起双折射
镜片,其主要材质是PC材料。PC材料是热塑性材料,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材料是热固型材料,二者的生产过程都要经历加热、固化、降温的过程,但加热的温度、注入模具的压力,以及冷却的速度却不同。
热塑形材料PC融化后变成流体,进行高压注塑,然后进行冷却;整个过程较快,高压的力量较难释放,容易形成应力。由于热熔PC材料注入镜片模具时所受的压力不均,镜片不同部位的密度各不相同就会产生内应力,当光线入射时就会产生两条折射线,引起双折射现象,内应力引起的双折射会影响镜片的视觉敏锐度,这样会引发眼镜佩戴者的种种不适,如头晕目眩、视疲劳等。
聚硫氨酯-聚硫醚:应力容易释放
热固型材料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则是单体液状材料在高温下发生聚变,然后缓慢固化成型,整个过程时间更久、压力更小,所以应力更容易释放。
一般来说,合理范围内的应力通常出现在镜片周边区域,轻微的应力对视觉质量影响较小,不易被察觉。然而,若应力过大,便会波及中心光学区,导致视力模糊、视觉疲劳,尤其在周边注视或运动扫视时尤为明显。材质的镜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清晰视觉,减少了镜片生产过程中的内应力。
作为热固型树脂材料的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凭借优异的应力释放能力,在保持镜片高透明度与耐冲击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因内应力引起的视觉干扰,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此外,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材料也达到了折射率、阿贝数的兼容,能够制成既轻薄,又不用担心色散和应力的优质镜片。
首届聚硫氨酯-聚硫醚产业链大会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眼镜的折射率在1.60以下, 镜片厚度较厚,透光率相对低,高折射率1.67以上的光学树脂聚硫氨酯或聚硫醚全部靠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合成原料也被垄断,聚硫氨酯-聚硫醚材料制成的镜片更轻更薄,带来舒适、安全、美观的视觉体验。
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7亿,青少年近视度数的不断加大,需要更高折射率的光学树脂材料,户外运动的兴起,运动眼镜呈现多元场景需求,从近视眼镜到太阳镜,从护眼产品到老花镜市场,不同人群对眼镜的需求也多样化,需要高透明性、成像更清晰、高强度等优势的聚硫氨酯或聚硫醚材料国产化,以高性价比满足需求。
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顺应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投资,为推动聚硫氨酯-聚硫醚材料及合成原料国产化,《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定于 2025 年 10 月 29~30 日在山东青岛组织召开首届聚硫氨酯-聚硫醚产业链技术和应用研讨会,研讨会拟邀请相关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聚智聚势加快硫氨酯-聚硫醚产业链国产化与应用等展开交流讨论。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10月29-30日(29日报到)
地点:山东青岛
三、主要议题
1.硫化氢合成2-巯基乙醇工艺
2.电解还原法合成2-巯基乙醇
3.2,3-二硫代(2-巯基)-1-丙烷硫醇等多硫醇合成工艺
4.3-巯基丙酸合成方法
5.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合成方法
6.2-2-二巯甲基-1-3-丙二硫醇合成工艺
7.双(2,3-环硫丙基)硫醚等环硫化合物制备方法
8.聚硫氨酯光学树脂聚合工艺开发
9.聚硫醚光学树脂聚合工艺开发
10.光气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11.光气法XDI、BIMC等特种异氰酸酯合成工艺
12.非光气法XDI、BIMC等特种异氰酸酯绿色合成工艺技术
13.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镜片工艺与模具
14.聚硫氨酯-聚硫醚新材料集群规划与布局
主题报告和技术持续征集……
四、高层座谈
高层市场座谈
五、会议费用
1、每人收取会务费3600元(含餐饮费、资料费、场地费等);
2、9月25日之前报名且汇款,优惠至3300元∕人;眼镜制造公司邀请参加;
汇款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
开 户 行:工行北京分行六铺炕支行
账 号:0200022309004600937
六、联系方式
手机:18612838579(微信)
电话:010- 82032600
邮箱:526441836@qq.com
近日,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9月10-12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5年第三届中国长时储能大会上,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长时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和创新成果,荣获2025年“长时储能先锋企业”大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
9月17日,中国化学天津中试基地以开放创新模式亮相上海国际化工展,多项中试成果广受关注。该中试基地位于国内最大的化工中试基地集聚区天津南港工业园(园内已布局八大化工中试基地),创新生态优势明显。....
世界上既轻又薄的眼镜镜片材料是聚硫氨酯-聚硫醚,被视为高端、优质眼镜的象征,制造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的初始原料竟然来自排放的硫化氢,而作为硫化氢排放大国,聚硫氨酯-聚硫醚树脂光学材料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