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套原油含水率自动化检测线正式投运,实现全链条打通,将为确保油田外输原油质量、打造“数智赋能型”油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据介绍,该自动化检测线采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方式,具有流程最短、结构最简、效率最高、安全可靠、效益优先及可扩展性等六大特点,能够实现夜间在不用开灯、无人值守情况下的“黑灯生产”。同时,该检测线担负着东濮老区每日约800个原油含水样品的接收与检测任务,原油含水检测准确率达95%以上。
原油含水率检测工作是油田开发获取产量数据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油田检测业务实现“三减”(减岗位、减操作、减运维)的前提与基础。以前,油田原油含水率检测工作通常是由各采油厂基层采油区化验员采取人工方法完成,存在检测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安全环保风险高等问题。如今,油田通过引进原油含水率自动化检测设备,可实现东濮老区4个采油厂、19个采油管理区原油含水率集中式、无人化、高效精准检测,为加快打造智慧油田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
10月23日,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工业AI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与会嘉宾从人工智能(AI)在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技术、政策、实战案例出发,讨论如何推动工业AI走向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
10月24日,装载涠洲11-4CEPD平台的“海洋石油228”驳船缓缓驶离海油工程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码头,标志着该平台陆地工程全部完工,进入海上安装阶段。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提出LoRA-Chem,首次实现单基础模型通解多类有机反应预测,在保持大模型通用能力的同时,在专业任务表现上比肩甚至超越专有模型。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石化化工行业的融合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将于11月3—5日在大连举办“2025年石化...
10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和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在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2025年度全体会议上发布《科研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20...